自主射频识别核心技术与设备、柔性复合防爆技术及装备、皮星二号卫星、无人机、mems电子式听诊器、自主可控产业化项目……军民融合发展领域高科技产品精美亮相,不仅带来了视觉享受和心灵震撼,更让人看到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前景,增添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信心决心。
金秋龙城,嘉宾云集。9月27日到28日,山西省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暨科技成果交易洽谈会在太原举行。以“开放·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此次大会,是我省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和省委军民融合办公室成立以来召开的首次省级层面的大会。
大会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活动多样,成果丰硕、收获满满。推进大会、科技成果展、路演、合作项目签约、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奠基……军民融合发展的大展示、大交流、大对接,是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行动,也是我省破解资源型地区和内陆欠发达省份转型难题、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的新担当新作为。
大展示
科技创新造就军地发展新引擎
山西军工有着光荣传统,黄崖洞兵工厂被誉为人民军工的一面旗帜。“黄崖洞精神”,源远流长,激励后人。今天,山西军民融合发展砥砺前行,再次为世人称奇。
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对癌症病人至关重要。当核技术遇见肿瘤,会是怎样?驻晋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简称中辐院)运用核技术的专业优势开展相关工作,是国内唯一具有开展放射性药物临床前评价和微剂量示踪药代学研究能力的机构,居国内领先水平。
“核药利用放射性核素放出的高能射线的独特优势,进行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具有其他手段无可替代的作用。”中辐院负责人说,他们立志于要将核药研发过程中的上、下游有机结合,推动山西省核药产业园的发展。中辐院将特有的应用于核电站等核设施的核空气净化过滤技术应用于民品,生产的核级空气净化器、核级新风系统,过去3年产销量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
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展览中,像这样的高科技运用比比皆是:排爆机器人、天鹰旋翼机、新型步战战车全动模拟器、测绘无人机……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在面积9200平方米的展区内,集团展区、省外高校展区、地市展区、省内高校展区和大型装备展区5大展区依次排开。232家单位参加成果展示,852个参展项目,展品729件(套),视频100件,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
驻晋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带来他们的绝活——利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提供的高精度位置服务,可实现铁路路基、高架、桥梁、边坡等基础设施的全天候、自动化实时监测,对危险及灾害进行有效预警。
不唯“军转民”项目,“民参军”项目也让人刮目相看。长约两三米、状如小火箭,太原融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装置——rs-auv水下自主无人潜航器,采用了创新的四螺旋桨无舵矢量喷水推进方式,在高速、高稳定姿态、低噪、低阻以及深潜等技术指标方面遥遥领先,可按使用方要求搭载相关装备,应用到军民两大领域。
其间,参会领导与嘉宾一起巡馆,依次参观5大展区部分展示项目,在新产品新技术前驻足观看,详细了解我省军民融合发展状况。大家对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运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对我省军工单位最新研究成果、军民融合发展等给予充分肯定。
新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的产品展示琳琅满目,新技术令人赞叹不已,新装备让人耳目一新。两天时间,来自全国各地及省内各类交易洽谈单位1300余个,参观的各类管理、技术、科研、销售人员1.63万人次。
“没想到山西有这么多好东西!”深圳市金奥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维光说,山西军工底蕴浓厚,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坚实,军民融合发展潜力很大。中信集团副总经理蔡希良表示,本次大会军民融合的很多项目都具有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领先的特点,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项目大都是金融业所看中的好项目,很愿意为推动这些科技创新应用的军民融合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工作。去年9月,我省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骆惠宁书记任主任,楼阳生省长任第一副主任。我省把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作为我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大抓手,以谋划实施军民融合产业项目为重点,推动我省军民融合持续深入发展。按照党中央部署,我省在“融”字上做文章、求突破、见实效,谋划实施了总投资近千亿的重点产业项目,与军工部门和企业一起深化改革创新,密切合作对接,在通用航空、新能源、卫星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我省军民融合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军民融合各项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全省军工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国防军工和我省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交流
开放创新搭建军民交流对接新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将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强调“要着力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抓住党中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契机,加快探索实践脚步,在技术、产业、设施、人才等方面走开深度融合路子,努力使太空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全军前列”。
我省作为国家级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既是全国重要的能源、装备制造和原材料基地,也是国防军工重要生产基地,军民融合发展潜力很大。大会举办了武器装备采购论坛、项目路演和交易洽谈等一系列活动,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开创山西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两天分企业科技类、高校科研类和中船重工专题类举行了3场路演。山西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的高效永磁同步电机、北京星途探索科技有限公司的商用运载火箭运输系统、深圳市金奥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移动巡检机器人等来自18个单位的28个项目一一亮相。
现场参加路演意向合作1200余人,82个单位,现场签约意向合同166项,意向总金额约87.567亿元。中船重工713所和山西省人防工程关于智慧停车系统现场对接洽谈,意向金额约5000万元。航天神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山西晋绥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达康天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于沙棘综合开发的现场对接洽谈,各签订意向合同金额约30亿元。
武器装备采购论坛上,来自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和军事科学院的3位专家就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情况、民参军政策制度以及如何进入装备市场领域等方面进行解读,为有意愿进入军工领域、承担国防科技发展和装备建设任务的企业提供帮助。
融合的步子越快,就越能赢得发展先机;融合的程度越深,就越能增加获胜把握。两天时间,一系列活动务实高效,山西省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山西省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太原)平台、山西太行军民融合产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军民融合板”正式揭牌……“军地”双方市场、技术、资金、人才供求信息在开放的平台上互通互换,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大对接
深度融合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如同一张晶莹剔透的4英寸光盘、约有1张扑克牌的厚度,这一片薄薄的高纯半绝缘碳化硅晶片,军事上可用于新一代雷达接收主件,民用上适用于5g基站,而用制作碳化硅晶片的边角料打磨制成的莫桑钻饰品是国际珠宝领域的新宠。
9月27日,投资50亿元、建设用地约1000亩的中国电科(山西)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奠基。“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一中心三基地’,打造电子装备制造、三代半导体产业生态链,建成国内最大的碳化硅材料供应基地。”负责人兴奋地说,“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从碳化硅单晶制备核心技术世界难题的突破,到国内最早实现碳化硅战略新兴材料的量产,再到产业园的落地,位于太原市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迎来了全面壮大发展的机遇期。有关专家说,奠基标志着此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项目的落成,对提高山西科技创新能力、加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载体。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上,我省始终围绕重点项目做文章,大会结合全省转型项目年建设,着力深化与中央军工集团在产品、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聚焦关键领域重点突破,谋划吸引一批军民融合重大转型项目落地,以项目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像中国电科(山西)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产业园一样,一大批转型发展的新引擎花落三晋大地。9月27日,省军民融合发展推进大会现场又签约重大项目15个,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及股权合作等方面。
这些大项目好项目,昭示着山西的发展潜力、发展前景、发展希望。
瞄准智能环卫、智能停车、智能臂架、高端油缸四大民用板块,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商业模式变革,正在着力打造现代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
从生产车轴到生产整车,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用车轴科研生产企业,上市公司晋西车轴股份有限公司已拥有5大系列14个品种的铁路车辆制造能力,自主设计研制的铁路车辆实现了整车出口,成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新造车的重要供应商。
从产品到产业,从项目到集群,在我省太原、长治等地,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省国防科工办负责人说,“十三五”前期布局的44个军民融合项目,已竣工项目11个,在建项目18个,拟于近期开工的项目15个,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720亿元。近期又延伸拓展6个项目,新谋划32个项目,总投资677亿元,同时还有13个股权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之中。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对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工信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在推进会上充分肯定山西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山西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中央有关决策部署,把军民融合摆在战略位置,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整合各种资源要素、聚焦关键领域、谋划实施了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了经验。”
蓝图绘就,路径明确。相信随着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的不断落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一定会成为特色鲜明、要素富集、领域贯通、效益优先的军民融合发展省,为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高建华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