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新春走基层 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一台”缝纫机“缝”出好日子
2564 2020-1-15 16:58:00

   临近年根,静乐县五家庄村的年味越来越浓了。1月10日,村里的路灯杆上,一串串红灯笼已经挂起来了。皑皑白雪掩映之下,分外喜庆。
  39岁的李小红各种忙活,擦玻璃、糊窗花、蒸花馍。一脸喜气的她正盘算着,等忙过这两天,好进城再置办些糖果和鲜菜。
  “来了卖鱼的了,都是大活鱼,你家要不?”邻居在院外高声问。
  “知道了。”不一会,李小红拎着两个塑料袋子回来了,手冻得通红。一条二斤多的鱼已经收拾好了,李小红把它放到了冰箱里,转身把另一条还乱蹦的倒进水盆里。“大冬天能有活鱼,娃娃们稀罕了,养上几天看看。”
  这要是搁在往年,李小红可不敢这么“大手大脚”,得打个电话问下在太原打工的爱人,年底能拿回多少钱。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念小学,建档立卡贫困户花钱得量入为出,能省一个是一个。
  今年不同,李小红一家脱贫了——靠的是一台缝纫机。
  说起静乐的裁缝,很有名头。仅北京一地,就有上万静乐人从事裁缝工作,静乐人开的服装加工企业最多时达到30多家。他们主要以代理大型服装厂外包业务赚取加工费。
  2017年,静乐县委数次组织人员进京,向这些企业主陈述县委、县政府扶持裁缝产业发展的种种优惠政策,诚邀他们顺应产业转移大势,回老家创业,带领全县贫困父老“裁”掉穷帽子,“缝”出好日子。
  31岁的李星欣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五家庄村人,2017年10月注册成立了公司,两个服装加工车间,一个设在县城的移民小区,另一个自然设在了五家庄村。
  种六亩地,一年下来也没几个钱。当裁缝,一个月最少也有1500元,还不误给娃娃做饭。一比较,李小红把地流转出去,报名参加了县里提供的免费裁缝培训。
  记者在五家庄村扶贫车间墙上看到一张冲锋衣工价表。加工一件冲锋衣分为48道工序,加工费最高的是上里拉链,一件1.5元,最低的是封领,一件0.2元。
  “好做的低,费时的高。”李小红告诉记者。现在她已经从“生手”变成了熟练工,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如果没有扶贫车间,我还是个在家做饭带孩子的家庭妇女,一到年底,只能眼巴巴看着孩子他爸能带回几个钱。”
  但李小红还不满足,男裁缝们一个月能挣到6000多元。她想让爱人明年不要出去打工了,与其在外一年挣万数块钱,还不如学裁缝,守着家,还收入高。
  如今,除了县城的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有30多家像五家庄这样的“缝纫村”,全县还有10个。“这几年,静乐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服装加工业态。今年除了春节放几天假,一年都有订单。”李星欣告诉记者,能吸纳300人务工的第三个加工车间已经建成,“过完春节,就能开工。”

                                                                                                                  转载于: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红霞)


上一篇
  • 信心满怀

      1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太原隆重开幕。图为委员们信心满怀步入会场。转载于:山西新闻网责任编辑:流年

    2880 2020-01-14 16:37
下一篇
  •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1月14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各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表示,将不辜负人民群众的重托,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山西篇章新征程。 转载于:山西新闻网              &...

    2948 2020-01-15 17:05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