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垃圾分类的太原路径
5393 2018-5-9 8:09:00

qq浏览器截屏未命名.jpg

10年前,太原市每天的生活垃圾不到3000吨;到2017年,已经达到5300多吨,几乎翻了一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太原市连续3年把垃圾分类治理纳入立法项目——2016年出台了《太原市餐厨废弃物管理条例》,于去年5月1日施行;2017年制定了《太原市建筑废弃物管理条例》,于今年5月1日施行;4月26日,市人大对《太原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行了审议。

源头把控

——细化生活垃圾分类,与废品回收相结合,多种方式同步实施

5月3日,记者来到省城丽华苑小区,两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箱体上分别写着金属、纸类、塑料等字样,以及会员注册流程、商品购买流程、查询储值记录流程等内容。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落户该小区以前,居民张女士总是把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直接扔进垃圾桶。如今,她把能回收的垃圾,按类别投放进不同的回收箱。“这种垃圾分类模式能提高居民环保意识,还能获得积分兑换商品。”张女士高兴地说。垃圾分类维运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丽华苑小区居民的投放参与率达到50%左右。

为了推进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小店区、晋源区和万柏林区都运用了“互联网 ”模式,引进专业公司操作,设置了十几处智能分类回收箱,通过投废品、扫微码、计积分、兑饮料、换奖品等措施,鼓励居民“分类投放”。

此外,环卫部门还主动与商务部门、供销社对接,将垃圾分类与废品回收相结合,实施“两网融合”,鼓励居民和环卫工人将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分拣出来,售卖给废品收购站,进入废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体系。

据太原市商务部门统计,全市现有废品回收站800个,年回收废旧纸张、废旧金属、废旧塑料、废旧玻璃等各类可回收物30万吨,占到全市生活垃圾总废弃量的14%。

终端处置

——初步建立专项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确保分类落到实处

“实施垃圾分类,核心在分类处理。如果只强调源头分类投放,没有相配套的终端处理设施,最终还是会混在一起,达不到分类效果。”太原市环卫局副局长时中瑛说。

为探寻符合自身的垃圾分类之路,太原市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治理的思路,初步建立了垃圾的专项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

对一般生活垃圾的处理,同舟焚烧发电厂日焚烧处理1300吨,侯村卫生填埋场日卫生填埋3500吨。实行分类收集,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综合利用资源。目前,同舟焚烧发电厂年焚烧发电量达1.1亿千瓦时;侯村卫生填埋场建设了填埋气回收加工系统,年产天然气1千万立方米。

对餐厨垃圾的处理,由太原天润生物能源公司负责,实行收集、运输、处理一体化运行,一期工程200吨/日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于去年6月投运。目前,项目单位已与餐饮单位、旅游饭店、学校食堂、医院食堂、单位食堂对接,累计处理餐厨垃圾4.3万吨,日均200吨,达到设计能力。

对废旧衣物的处理,协调4家社会单位,在街巷、小区设置旧衣回收箱5000个,日均回收20吨,加工为工业棉、无纺布等,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对大件垃圾的处理,由各区环卫队到居民小区、街巷楼院定期收运,集中到11处拆解站进行人工拆解、归类堆放、分别处置。万柏林区将可利用的木材加工为桌子、凳子等,作为公益品向福利院、学校、周边居民免费发放,实现了废物利用。目前,全市日均收处大件垃圾80吨。

对装修垃圾的处理,除新开发小区和临街门店装修,由物业公司和单位雇用专业渣土运输车辆处置外,各区环卫部门义务收集,运往渣土消纳场规范处置,日均收处115吨。

此外,太原市还在全市机关、学校、超市、小区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1400个,实行预约收集和定期收集相结合,用水泥箱固化存储。

持续推进

——加快处理设施建设,758个机关和事业单位、158个居民小区全面推开

4月28日,太原市环卫局举行了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太原广播电视台小桔灯爱心联盟代表1000家小桔灯爱心接力站发出联合倡议: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垃圾分类,扮靓城市家园。

垃圾分类涉及方方面面,初步统计,太原市需要在1.729万个各类机构单位和3439个居民小区展开,涉及面广,需要全市上下形成联动机制。

今年,太原市将在所有党政机关中率先施行。年内还要建成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的试点单位和小区,其中包括758个机关和事业单位、158个居民小区。

推进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加快处理设施建设。太原市于前两年启动了循环经济环卫产业示范基地,占地1398亩,目前已建成日均2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将于近日调试运行,达产后日均处理500吨。同时,加快30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目前主体框架正按计划正常施工,力争年底第一台焚烧炉运行。加快污泥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污泥处理能力为700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为3000吨/日,目前主体框架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6月底试运行。

此外,阳曲县还将建设日均18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并将现在的同舟焚烧发电厂升级改造为1500吨,这些项目将在2—3年内陆续建成。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2020年底前,太原市将基本建立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制图 刘铁军 本报记者 丁园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山西抗日战争口述史料和革命年代干部输出史料征集工程启动

    本报讯(记者 史莉)5月8日,省委党史办公室启动抗日战争口述史料征集工程和我省革命年代干部输出史料征集工程。当日上午,省委党史办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在并看望了回乡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张思学,采访了他抗战时期在太岳区和南下豫西的亲身经历,全程录音、录像,成为抗日战争口述史料和革命年代干部输出史料征集数据库的第一份资料。张思学今年89岁,洪洞人,1942年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

    4611 2018-05-09 07:54
下一篇
  • “高分”家族添新丁监测大气增“天眼”

    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也是我国高分专项中一颗重要的科研卫星。它填补了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的空白,可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国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樊文珍 樊晶璟 摄影报道转载于:山西日报责任编辑:向斌

    4299 2018-05-10 07:3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