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山西3项目入围2018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
4991 2019-2-21 8:01:11
  •   ①酒务头商墓出土的青铜器

  •   ②陶寺北墓地出土的镈钟

  •   ③西吴壁遗址出土的石质工具  (图片由省考古所提供)

本报讯(记者 孟苗)2月19日,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根据投票结果,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等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将于3月下旬在北京参评、角逐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项目,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该项目因为被列入“十三五”规划的“考古中国”重大课题项目的突破性成果,成为最大的亮点。2018年3月,联合考古队在西吴壁遗址开展前期工作。具体工作包括分析前期勘察数据,并选取重点区域进行小规模钻探。在此基础上,于春、秋两季选点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达1100平方米,旨在构建西吴壁遗址考古学年代序列,深入了解早期冶铜遗存。通过这次发掘,获得龙山、二里头、二里冈及周、宋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冈期遗存最为丰富。专家称,所获遗存灰坑、灰沟、房址、木炭窑、冶铜炉残迹等,出土遗物陶、铜、石、骨器以及大量冶铜炼渣、炉壁(或坩埚壁)、铜矿石、木炭等,为研究早期冶铜业的产生、发展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项目,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2015年,盗墓分子在该墓地大肆盗掘时被发现,2017年至2018年底,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牵头与地方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对此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00余平方米,发现有墓葬12座、车马坑6座、灰坑5个,出土青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等珍贵文物500余件。最引人瞩目的是发现了5座带墓道的“t”字形大墓,其出土的珍贵文物,为进一步探明晚商时期墓葬形制、结构等细节提供了重要依据。学术界认为,“晋南无晚商”,而闻喜酒务头墓地的发现及发掘填补了这一空白,为了解晚商或先周的政治格局、商王朝与西(西北)其他势力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项目,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高等级墓葬。因为研究春秋时期墓葬结构、墓祭制度提供了新材料和重要信息,于今年1月获得“2018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围项目。该墓地自2014年至2018年9月,共发掘两周之际、春秋时期墓葬共259座、祭祀坑87座、灰坑30余个。其中贵族墓葬19座,9座被盗,共出土青铜器130余件套。省考古研究所王京燕称,陶寺北墓地从西周末期延续到战国时期,大中型墓葬的主人应是晋国分封到此地的贵族。其墓地中的贵族墓因袭着周人的传统,他们伴随了晋国的兴衰,已确认是晋国的一处“邦墓”。春秋早期墓祭遗存、丧葬遗迹、卫国刻铭编钟等文物的出土,都是填补东周考古空白的重要发现,为陶寺北晋国“邦墓”的研究填充和构筑了宝贵资料。
  据悉,今年入围项目绝大部分都是主动性发掘,课题意识、多学科交叉、科学细致等要求都得到贯彻。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阳曲县抢抓发展机遇巩固脱贫成果

    近日,从阳曲县委第十四届八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该县将抢抓五大发展机遇,将市委的决策部署细化为19项重点工程、具体项目,在推进项目中践行两个维护,落实“五个扎实”“双提升”工作要求。该县将推动农产品深加工集成建设,推动有机旱作农业在阳曲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巩固脱贫产业;二是加快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工业方面将抓好亿元以上的大企业,重点打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尽快形成领军型、带动...

    4672 2019-02-19 18:00
下一篇
  • 砥砺奋进的脚步——清徐县“一年初见成效”重点工作纪实

    图为307国道完成市政化改造,使交通路网体系更为完善。本报通讯员摄一年之计在于春。2019年春节长假后一上班,清徐县四套班子领导分赴各乡镇、经济开发区、县直部门和重点企业,开展“进基层、谋开局、促发展”集中调研,谋划清徐发展蓝图,实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回望2018年,创新活力、美丽幸福新清徐迈出坚实而自信的脚步,掀开了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正在转化...

    7480 2019-02-22 09:2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