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膜在我国的使用有近30年的历史,对增加农作物产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残留农膜对土壤的污染和焚烧农膜导致的大气污染也不容忽视。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在经过大量调研后认为,我省应实现集中收集处理,让“白色污染”从田间地头消失。
农膜技术广泛用于“老、少、边、穷”地区、高寒山区等。通过使用农膜有效增加了积温量,克服了低温干旱、生育期短等不良自然条件,使晚熟高产优质玉米良种获得丰收,产量成倍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膜年使用量达200万吨。以忻州市为例,2015年农膜使用量达6309吨,五寨、神池、岢岚三个县因无霜期短,农田基本全铺农膜以延长作物生长期,农膜用量约5500吨。
虽然农膜能促进增产增收,但是由于残留农膜回收再利用机制欠缺、缺乏经济性和技术手段单一等原因,加之超薄农膜大量使用,我国农膜回收率不足2/3。2015年,忻州市只有神池、岢岚两个县采用新膜换旧膜的方式开展了回收,共回收废旧农膜350多吨。农膜大量使用后不进行回收,逐年堆积,残留于地头、路边、渠畔、田间,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危害。
调研发现,残留农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隐患,但长期以来,残留农膜的回收和治理一直存在三方面困难:
首先是机械化回收技术滞后,我国废旧农膜机械化回收率不足15%。1mc系列地膜回收机是国内作物收获后耕地浅表土层残膜回收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机型。这种机型满足了高寒地区覆膜作物耕地,播种前整地工艺,达到地膜回收率90%以上的适用要求。但是这种机型却有着近乎苛刻的技术要求,如土壤湿度必须达到5%—20%,作物收获后没有大量的残株残叶和杂草等,很难大范围推广使用。
其次是残膜回收再利用的人工和运输成本高、经济性差。虽然农民的环保观念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地膜残留的回收很费力却又卖不了几个钱,农民不愿意捡拾,一般都推到地垄边。因为残膜很分散,回收成本高、运输困难,回收企业也不愿意收。
回收和处理手段单一低效也是一大困难。目前我国农膜厚度普遍只有0.006mm-0.008mm(gb13753规定的最小厚度为0.008mm),远低于国外的0.02mm,增加了后期回收的困难。农膜回收以人工拾捡为主,效率低,回收也不彻底。
针对以上问题,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建议从五方面入手: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农膜生产、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的循环体系。采用ppp模式,科学规划和建设一批农膜资源化回收再加工企业,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合理测算回收量、回收网点、回收距离,对企业进行补贴;免除回收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对生物降解树脂合成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把再加工产品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提高新旧农膜兑换比例,旧农膜按照3:1比例兑换新农膜,加快废弃农膜集中化。逐步建立以回收企业为中心,社会资本运营、农户参与、政府监管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体系。
加大对农膜市场的调控,推广加厚农膜。既要从源头进行规范,修订技术标准,禁止0.008mm以下的农膜,也要加大对0.01mm以上加厚农膜的补贴,降低价格。另外,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监督,查处超薄农膜的生产销售。
加快研制生物制膜替代塑料膜技术。目前残留农膜多、较为破碎,不可回收,又不可降解,对农作物危害较大。因此尽快研发经济适用的、在一个或两个生产年度内可降解的生物农膜,可极大地降低土壤农膜的残留累积量。
加大机械回收膜技术的研发,提高回收率。推广示范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分析不同地区残膜回收机械化作业的最佳技术路线和作业模式,研发适应本地种植条件特点的残膜回收作业机具。
加大对农膜污染的宣传力度,增加农民农田保护意识。引导农民认识到目前所使用的农膜材质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属不可降解的有害物,是必须清除的,倡导科学无污染的残膜处理方式。本报记者 邓伟强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