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一周之际。商务部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宣布这一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进博会开幕前一天,恰逢第124届广交会闭幕。
时光接续,历史交汇。从广交会到进博会,从侧重扩大出口到更加注重进口,两个国际性展会见证了中国外贸发展的历史变迁,谱写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乐章。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外贸之变见证中国开放“接力”
广交会结束,进博会启幕,世界正见证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接力”。
作为首批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参加广交会的私营企业,23年后的今天,西摩电器成了广交会的“常客”,但从其身上已找不到当年“代工企业”的影子。这家力推自主品牌的企业,如今在国际市场上已小有名气。
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到进出口双向平台,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被称为中国对外贸易“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见证了中国外贸的跨越式发展——
从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到2013年达到4.16万亿美元,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从1978年到2017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比重从53%下降到5.2%,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由47%上升到94.8%;
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向世界宣布:将于2018年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未来5年,中国商品进口规模预计达8万亿美元。
从广交会到进博会:与世界分享开放发展新红利
上海,青浦区。
作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场所在地,青浦正和国家会展中心共同建设“海外贸易组织办公平台”,为海内外贸易机构、组织、企业等提供支持和服务。
备受瞩目的进博会已吸引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超过200家。
这是全面对外开放的中国行动——
当前,“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摩擦和投资保护不断加剧,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面临严峻考验。
谈起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这是党中央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明确释放了反对保护主义、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
这是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红利的中国机遇——
进博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个国家的大合唱。
来自进博会的数据显示,目前,进口博览会3000多家参展企业中,不仅涉及g20全部成员,覆盖超过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全球44个最不发达国家中,也有超过30个前来参加。大量外国参展商希望抓住中国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借助进博会的平台,在中国市场“更进一步”。
这是中国提供的普惠包容的公共产品——
通过扩大进口,支持其他国家搭乘自身发展“快车”“便车”,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出口市场、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
从打开窗到推开门: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从上海放眼全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浪潮奔涌。
“进博会不仅是上海的、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席张松声说,新加坡企业来进口博览会不仅是为了寻找中国市场的新机遇,也希望借此平台找到合适的中国伙伴,一起开拓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方市场。
进博会对开放的带动效应已开始显现。为办好这次博览会,相关部门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出台了包括通关便利化、服务保障等一批政策措施。
办好进博会、主动扩大进口,除惠及世界各国,也将给中国高质量发展、满足百姓消费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从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到先进医疗器械、抗癌新药,根据展商登记情况,这届进博会上,首次进入中国的展品多达5000余件,切实让消费者和企业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全球质优价廉的产品。
阿里、京东、苏宁等大批企业都有积极的采购计划。苏宁控股集团党委书记王哲说:“通过进口博览会,苏宁将至少引进1000余种国内市场尚未销售的进口产品和服务,今后三年还将拿出100亿欧元用于全球采购。”
如果说,广交会是一扇窗,打开窗,世界开始认识中国;
那么,进博会则像一道门,推开门,中国加速拥抱世界。 据新华社电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