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太原团的省人大代表们积极为民代言,向大会提交的建议意见中,有不少与群众身边的事息息相关。
网络直播亟待规范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几年网络直播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但是,由于其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网络直播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乱象丛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诸如网络直播中传播色情、暴力、赌博、吸毒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些直播平台或主播为了牟取高额利益,不惜以身试法,公然挑战社会公序良俗,作出违法违规甚至是犯罪的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这些网络直播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进行法律规范。 省人大代表周杏梅等在《关于规范网络直播的建议》中认为,应该建立统一的网络直播法律规范,提高互联网直播立法层级,明确主体责任及执行规范、标准。理清各部门职能,推广网络主播、管理员实名制和黑名单制度,推进普通用户手机注册登记等安全管理制度,从源头上确保网络直播规范合法。同时,加大处罚力度,有关部门对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直播平台应当开放网警接入端口,加强网警对直播平台的监管,对于违规直播所获得的收益应当予以没收。
"点亮汾河"迎二青
现在城市功能日益复杂,人们对灯光及夜间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这就要求环境更具人文艺术性。目前的夜间汾河景观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市民对照明的要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功能性需求,从目前来看,与国内外发达城市比较,我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在我市即将举行的“二青会”还设有汾河水上运动比赛主场,因此,为利用好汾河这张名片,提升我市在省会城市当中的形象,汾河景区亮化便显得迫在眉睫。 省人大代表李力海认为,提升汾河景区灯光亮化有多种形式,是一个系统设计工程,要紧跟时代科技发展,用前瞻的思维去打造汾河夜景。遵循自然性、多才性、和谐性、季节性、差异性的空间结构,组成不同的景观,在此基础上,提升改造原有灯光系统,同时,增加趣味性、参与性更强的公益性灯光表演系统,使夜游文化形成规模。
用面食带动文旅产业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据统计,山西面食足有280余种,内涵丰富,积淀深厚。但近年来,山西面食行业发展不容乐观,产业呈逐年下滑趋势。
纵观我省面食餐饮店,在全国的总量不足2000家,年产值10亿元。其中,九毛九老面馆是山西最大的面食连锁餐饮企业,在全国只有120家店,而兰州拉面,2014年就有全国门店两万多家,年产值300多亿元,2018年达600多亿元。福建沙县小吃全国门店有两万多家,去年已经拓展到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邻省陕西在网络上大力宣传西安美食文化,带火了文旅产业。同样,敦煌、重庆等城市也将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各自特色美食,打造城市品牌。 人大代表陈继光建议,打造首个“山西面食博物馆”,弘扬山西面食千年历史文化,提高我省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助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组建我省首家“山西面食学院”,弘扬创新山西面食传统文化;举办“山西面食艺术节”,加大山西面食品牌宣传力度,助力“二青会”;创新首个“山西面食连锁店”品牌,拓展山西面食全国市场份额。出台系列“山西面食”配套政策,为面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养老模式
我市已经进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时期,但是与快速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相比,我市养老服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4所,养老床位1.4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0.6张,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扶持政策配套不够等特点。同时,养老机构缺乏专业化护理人员,服务收费参差不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实际问题。 人大代表李力海建议,政府加强管理,统筹协调一致,并发挥主导作用,制定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探索建立养老机构联盟,试行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合作的养老服务公司和居家养老连锁店,总结经验,适时推广。同时,职业院校可以积极发挥人才支撑优势,培养相关技能型人才,还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便捷面广的优势,完善日托、日间照料、供餐等服务的设施,推进养老服务项目化、集约化。
责任编辑:耀鹏
转载于: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