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年前的山西省岢岚县赵家洼村,已经70多岁的杨蛾子一大早进山里背柴,用她的话讲,烧煤烧炭是要花钱的。赵家洼村,地处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坡陡沟深,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
三年前的赵家洼村(资料图)
72岁的刘福有,2017年9月以前一直和老伴儿杨蛾子、90多岁的老母亲居住在赵家洼村的两间老房子里,依靠十余亩贫瘠的土地,艰难维持生计。
2017年9月22日,刘福有举家搬离了这个生活了70年的山窝窝,住上了新楼房。
岢岚县总人口8.6万,就有2万多人处于刘福有这样的深度贫困中。为了让和刘福有一样生活在贫瘠土地上的贫困户逐渐脱贫,岢岚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破解深度贫困的关键之举。
刘福有的新居是岢岚县广惠园社区的一套75平方米的楼房,两室一厅,南北通透。由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支持,加之爱心企业的捐助,刘福有“拎包入住”了新房。但是,搬迁的时候,刘福有老人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刘福有的这个顾虑,在搬下来第二天就消失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已经为他找下了工作——在广惠园社区当环卫工,每月工资1050元。2019年7月,工作队又为刘福有的老伴儿杨蛾子也找了一份环卫工的工作,每月收入有950元。
岢岚县仅用7个月时间,整体搬迁了115个深度贫困村。2548户6100名搬迁群众入住新居。
“摘帽”以后,岢岚县把扶贫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产业扶持、就业帮扶上来。为此,岢岚县围绕抓产业促就业,坚持“户分四类、村施六策”做法,开展技能培训1450余人次,引进了箱包灯笼等一批劳务密集型项目,带动贫困劳力转移就业1080多人,推动3265名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稳定就业。
几乎与新中国同龄的刘福有,经历过不少艰难的时期,在古稀之年迎来了人生新的开端。山外是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生,如今的他,在稳定而“有底气”的生活中,对未来充满信心。
脚下有路,心中有志,生命有光。刘福有只是山西脱贫群众中普通的一个,越来越多的“刘福有”们正奔向以往不敢想象的美好生活,用双手创造更加精彩的未来。
来源:新华网
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