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院党委紧紧围绕“抓基层、打基础、强能力”三大目标,以抓基层组织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以打基础为抓手提升效能管理,以强能力为支撑凝聚力量,积极稳妥地推进全院“三基建设”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抓基层,品牌支部搭平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的要求,充分认识“三基建设”对医院工作的基础性和支撑作用。我院年初召开了党的工作、医疗服务管理、党的建设和三基建设“四位一体”会议,即: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每月召开支部书记例会,安排部署党建和“三基”工作。支部书记、支委全部参加每月两次的行政会议。制定出台了《三基建设五项协调机制》等系列文件。党委中心组先后3次认真学习了省委、省卫生计生委关于“三基建设”工作的精神,2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三基建设”工作。一是继续加大支部品牌建设工作。2017年,院党委在全院提出品牌支部创建发展战略:力争利用三年时间,按照“启动-创建-完善”的发展路径,以“技术、服务、文化”为理念,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支部品牌。在“品牌支部”创建过程中,大家提出的口号是:我是专家,但更是党员。如骨科支部以“刻骨铭心,不忘初衷”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主动深入门诊病房,了解患者及家属就医感受和存在的困难,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在“一支部一特色”活动中,真正彰显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开展系列活动。如果把“三基建设”比作一根编绳,系列活动就像缀联其上的颗颗珍珠。我们相继开展了“弘扬红船精神提高执行能力”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支部书记大家谈”等活动。3月份启动了“亮身份、做承诺、当先锋、树形象”活动,通过佩戴党徽、摆放工作牌、设置党员先锋岗和党员示范窗口等醒目方式,接受群众监督。组织支部书记赴井冈山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革命传统教育活动。27个党支部和部分科室打造了12个居家护理示范基地,先后组织专家深入县乡巡讲30多场次,开展义诊活动70余场,培训基层医务人员近3000余人。三是深入开展正风肃纪工作。制定下发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建立防止“四风”反弹机制。开展了关于整治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工作。4月初开展了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活动,对27个党支部党建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把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体系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打基础,优化服务增效能。今年以来,我院各职能部门认真梳理基础工作,制定了《基础工作达标实施方案》《一目录三手册》等各项规章制度,26个职能部门建立了本部门台账、报表、名册等资料清单,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构建完善的基础工作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临床路径管理,率先在全省印发了8万余字的临床路径上下两册汇编,截至目前,临床路径病种数已达282种,占总病种数的30%。设立了日间手术室,今年1—7月日间手术患者比去年同期增长150.2%。创新急诊急救服务,畅通急性脑卒中、急性胸痛中心、急性消化道出血等3个绿色通道。在门诊推出“面对面扫码”支付、共享轮椅、“智能导诊机器人”等便民措施20余项,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积极履行医院公益职能。首创“1 1 1 3”的10个县级医联体帮扶模式,助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加快信息化进程,实行办公自动化(oa)系统,正在推进六级电子病历和集成平台建设项目,目前正在招标。将强化基础工作、文明单位创建和平安医院建设融入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强能力,汇聚人才谋发展。一是出台人才政策。院党委相继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暂行办法》《贯彻山西省“百人计划”人才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文件,注重搭建人才引进、人才成长平台。出台了《学科梯队建设各类外出学习培养、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为外出进修、继续教育职工提供保障“双千万工程”;列支300万元,下发《员工成长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鼓励职工每人每年1000元自行选择培训项目,支持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进修。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上半年,分3批次对全院27个党支部1011名党员进行了“不忘初心,大家学”为主题的三场专题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轮训,实现了年度党员培训教育全覆盖。在7月份利用周六、周日两天时间举办了7讲中层干部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截至8月底,共举办医德医风培训、机关干部公文写作培训、新员工岗前培训等各类培训36场。举办各类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学术讲座50场,培训和法规知识竞赛、财会人员专业知识测试等各级各类人员培训1000余人次,全面提升了员工的基本能力。3月份选派了10名中青年干部到县医联体挂职担任副院长,配备了10名医学博士对口定点帮扶,对口援疆2人,扶贫挂职3人。培树“中国好医生、好护士”“十佳优秀党员”等先进典型,9月27日已安排27个党支部开展党的知识竞赛。通过微信群、手机微平台、app等新媒体,创新学习渠道,灵活学习时间,以培训、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对职工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使专业和技能型医护人员等真正成为医院发展的主要动力。
强三基,医疗服务出亮点。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在抓“三基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以“品牌支部”建设为抓手,各支部积极开展工作,亮点纷呈。如消化血液风湿内镜党支部开展“走四方铸品牌”活动,将消化专业在全国进行了典型推广,形成“专病带专科,专科促品牌”战略定位;以服务为主题,创造性提出“理念-行动-品牌”创建策略,并且将“一二三四”理念融汇其中,“一”即让每一位入院的患者如沐春风,切身感受到一种真诚;“二”即两个明白,让患者家属明白病情、明白费用;“三”即三个一,出院时一个问候、回家后一条短信、随访中一个电话;“四”即四个到:话说到、药用到、腿跑到、心尽到,对服务的内涵进行了深化,不让患者浪费时间走冤枉路,对于外地病人优先安排检查,降低病人等待时间及往返路费。此外,院党委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打造‘彩虹桥’志愿服务品牌,共筑‘彩虹桥行动计划’,着力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壮大专业的志愿者队伍,营造和谐医患关系”的要求。经过两年时间的倾心打造,“彩虹桥”已成为山西省人民医院又一张亮丽的名片。(作者为山西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晓清)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