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养国在对接触网设备进行巡视。
王子臣摄
雁北的夏天正悄悄地溜走。傍晚时分,王养国一行人头戴蓝色头盔,沿着铁路从夕阳中走来,肩披一片霞光。大秦铁路大同西供电段阳原供电运行工区这44公里的沿线,王养国来回走了27年。
“哪里容易出问题,闭着眼睛都知道”
王养国局促地坐在那里,双手不知该往哪放。许久,这位雁北汉子咧嘴说:“我这些事都是稀松平常,其实没啥可说的。”在他看来,巡线中多发现几处漏洞,工作结束后早点回去陪陪妻子和儿子,是更重要的事情。
王养国所在的单位,是太原铁路局大秦铁路公司大同西供电段阳原供电运行工区。大同西供电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而阳原段已到河北阳原县境内。百十来公里的路,他和工友们每次回大同的家都得花近两个钟头。
铁路电路维修是一项磨人的工作:因为需要巡线、维修,每天都是和高压电网、铁路钢轨打交道,与外界交流甚少;因为远离城市,他们一上班就是一整周,一周内“半军事化”作业,和家人、朋友的交流存在断隔。但这27年中,王养国就这样来回地跑,从未想过调回大同,离家人近一点。这么多年,他身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依然倔强地守在这里。
熟悉王养国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别名”——开玩笑的时候,大家会叫他“王养驴”,他也只是微微一笑。工友们都知道,到了工作中,玩笑可开不得,任何一个小失误,都会让他大发“驴脾气”。
有一件事情让阳原供电车间主任李小明印象深刻。一天中午,他们顶着大太阳巡视,回来后总结,一名工友报告说某个点“b值”(接触网补偿装置离地值)偏小。王养国当场就反问:“b值偏小,到底是多少?”工友答不上来。王养国又开始较真:“b值标准是多少,多少算是安全区间,你清楚吗?”最后,王养国领着这名工友步行3公里返回到该点,测量出具体数值,才放下心来。
爱钻研、爱较真,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跟着王养国干活“不好交差”,但跟着他干活心里踏实。跟着王养国一同巡线,每走到一个点,王养国都会招呼人“看看上面的螺帽松了没有”“看看这里的b值是不是偏低了”,记者好奇地问:“你也没用工具测量,怎么就知道有问题?”他笑笑:“这么多年,哪里容易出问题,闭着眼睛都知道。”
自信的背后,是他多年的踏实巡线、认真钻研。正是这股子执着劲,使他成为阳原供电车间的“意见领袖”和行家里手,工友徒弟们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找他准没错。2014年,他又带着工友们完成了《接触网工岗位作业指导书》,为接触网检修人员提供了作业标准和检修工艺标准。
王养国的较真也曾让很多人下不来台。一次上级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一处问题,当时是阳原供电维修段车间主任的赵佃举提出让优先解决,不料当时还是副班长的王养国当着众人面就回顶了他:“本来都是安排好的电路检修,肯定会检修到这一处,这个不影响供电行车,为什么要打乱计划?”
赵佃举说起当时,笑着摇摇头:“‘王养驴’当时就让我下不来台。但实话说,他这种‘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工匠精神,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
“他在身边,我就踏实”
王养国知道自己身上的“毛病”,他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字,上书“宁静致远”四个大字。王养国自己挠着头说:“我觉得自己性子倔、爱较真,容易着急,工作中一有不对就爱骂工友,希望自己能克制一点,就请一个会书法的工友写了这几个字。”
妻子赵建军在身旁瞪了他一眼:“急?你可不急,家里这么多事情,没见你慌过神!”在妻子看来,王养国就是这个家不倒的靠山,也是个幽默、浪漫的人。
王养国是个孝子。他的老父亲生前爱泡澡;他每周回去的时候,都会扶着父亲去澡堂,为他搓背。2015年春运,正是铁路最繁忙的时候,王养国身为班长,自然得在一线坚守。不料,父亲突发脑溢血,他急忙赶回去,安顿好老父亲的住院事宜,又赶回了阳原。临走的时候,他趴在老父亲的耳旁轻声说:“爸,您安心养病,等春运结束我回来,再带您去澡堂痛快泡个澡!”
让王养国没想到的是,这话竟成了他对父亲最后的承诺……父亲去世不久,妻子赵建军突发高烧,持续不退。平时感冒什么的,扛一扛就过去了,这回她自己感觉“不太对劲”。过了几天,实在难受得不行,她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养国,你回来带我去医院看看吧。”
去医院检查,“癌”字一映入眼帘,王养国的第一反应不是“怔住”,也不是“难过”,而是“愧疚”。他破天荒地请了三个星期假,陪妻子检查、做手术。恢复的时候,王养国怕妻子心里难过,天天抱着手机给妻子讲笑话。赵建军说:“其实那笑话一点都不好笑,但他在我身边,我就踏实。人们都说他严格,但他其实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铁汉也有柔情。儿子王涛在一旁插话说:“我妈每年过生日,我爸都会提前领着我去订个鲜花蛋糕,或者买个手镯当礼物。他还嘱咐我不要‘剧透’,过生日的时候装作忘记了,然后再突然给我妈一个惊喜。”
赵建军在一旁幸福地笑着,术后的那段时间,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生活最长的一段时间,她说:“人离得近了,心离得更近了”。原来,出院之后,除了定期化疗,平时怎么照顾妻子,是摆在王养国面前的一个难题。长期请假不行,申请调回他也不舍,怎么办?思量再三,他最终决定把妻子接到身边来。在阳原段旁边的老旧居民楼里,他租了个40平方米的单间。一推门,出租屋的条件差到难以想象:水泥地面裂着一道道缝,墙面是黑乎乎的,厕所连水都没通,得拿盆装水去冲。
知道情况的工友们来看他,他一点都不介意:“没事,一年四千,挺便宜!”工友们帮他重新刷了墙,又接通了厕所的水,段里和车间又为他陆续添置了洗衣机等生活用品。王养国很感动:“想不到我平时对他们这么严厉,遇到困难时兄弟们这么给力!”
“作为党员,就是要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迎难而上”
王养国一开始并不想让单位知道妻子的事。“一次我带爱人去医院体检,看到王养国坐在住院部的椅子上。我看他脸色不对劲,问他到底怎么了。他才叹一口气:‘安书记,兄弟我摊上事了’”。阳原段党总支书记安玺琳这才知道,王养国的妻子罹患癌症,“说白了,他就是不想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到工作中,不想给单位添麻烦。”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的人,却时常考虑别人的麻烦。一次,工友袁晓峰出生没多久的孩子便血,急得他团团转。王养国知道后,让他赶紧回去照顾孩子。第二天一早,他打电话给袁晓峰:“我给你联系好北京儿童医院的大夫了,我把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的联系方式给你,你赶最早的火车带孩子去看病。”
还有一次,让工友张雁陵印象深刻:“我寝室的一个工友突发肠胃炎,师父带着他从医院打点滴回来。当天晚上,每隔半个钟头,师父都要上来看看这个工友的情况,几乎一晚上没睡觉。”
跟别人开口觉得千难万难,帮别人却千方百计。他较真、严肃,又温情、浪漫。这样的王养国,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他说他没有什么事情可讲,但27年离家闷头研究路网作业,照顾患病妻子却选择了最困难的模式来解决,这份看似普通的坚守和担当,又有几人能做到。
工友都喜欢叫王养国“师父”,诚然,王养国就是他们这个工区的“家长”。平时,每个工友过生日,他都把大伙聚起来热闹热闹。过年的时候,他也让工友把家属叫过来,大家一块包饺子。
除了工长的身份,他还是工区的党支部书记。太原铁路局开展了党员“三问”:入党为什么、在党像什么、为党做什么。他在“入党为什么”中写过一段话:“小的时候村里放抗战电影,共产党员会说‘兄弟们,跟我上’,而国民党军官会说‘弟兄们,给我上’。那会不太懂,现在我明白了,作为一名党员,就是要身先士卒。虽然我只是一名最基层的支部书记,但也要用行动带领大家迎难而上……” 本报记者 胡健 乔栋
转载于: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