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寨县把加强移民搬迁地党建工作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统筹谋划、融合发展、持续发力,按照“重规划、尊民意,强组织、优服务,兴产业、富百姓”的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搬迁动力,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引领深度贫困地区整村搬迁的新路子。
——紧密结合实际,做好群众工作,确保搬得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解决深度贫困,要有深度举措”。五寨县原经堂寺乡、黄土坡乡、刘台乡地处五寨县南北两山,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设施落后,脱贫任务重,攻坚难度大。针对这一情况,五寨县采取“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的方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扎实推进。一是科学合理规划。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民意,规划了清涟移民新村、富康移民新村等移民点,按照城区建设标准统一规划设计;二是坚持干部带头。全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包乡包村,带领搬迁地乡村两级干部,与群众协商沟通,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为易地扶贫搬迁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三是动员群众参与。移民工程涉及人数多、资金多,为了科学有效管理,五寨县在各搬迁村成立了移民工程管理委员会,由移民村党支部负总责,吸收村“两委”主干和党员群众代表加入,参与工程招标、组织拨付工程款、进行日常工程监管和工程验收,确保移民户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为移民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截至“十二五”末,五寨县共实施扶贫搬迁200口人以下的贫困村庄92个,搬迁总人口10488人,在城镇和靠近城镇地点新建移民新址7处,取得了“百余村庄大搬迁,万余农民进城镇”的效果。
——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组织体系,确保稳得住。在推进易地搬迁过程中,五寨县坚持“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的工作要求,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着力构建移民新村党建新格局,抓好党建促搬迁。一是优化组织设置。对应搬迁类型和安置类型,采取联合组建、融合共建的形式成立社区(村)党总支,采取单独迁建、临时设置的形式成立村支部或党小组,实现了党组织领导和党员管理的全覆盖和无缝对接;二是理清隶属关系。对于由一个乡镇联合共建的党总支,原隶属关系不变,对于融合共建的临时党支部,由县委组织部暂时代管,待移民搬迁社区治理体系基本形成时,逐步纳入社区党建管理体系;三是完善治理体系。依法增加了移民搬迁社区“两委”人数,鼓励原村“两委”主干通过选举进入新的社区(村)班子,健全完善搬迁地党组织党员代表议事制度,依法规范社区居民(村)委员会工作制度,支持搬迁地组织开展以维护搬迁群众切身利益为目标的自治创新,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加大保障力度。足额安排移民搬迁社区(村)办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实行转移支付资金与并村工作挂钩,确保总量增长。进一步加大党建经费投入力度,移民社区党建经费参照现行社区办公和活动经费达到10万元以上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目前,已联合组建移民新村党总支2个,覆盖26个行政村;融合共建临时移民小区支部3个,其中宜居苑移民党支部包括7个乡镇的58个村,怡苑移民党支部包括2个乡镇的6个村,清荷园移民党支部包括6个乡镇的38个村,从而优化了党建资源配置,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本,提高了服务群众效率。
——围绕脱贫目标,狠抓产业发展,确保能致富。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在大力推进搬迁的同时,根据迁入地的实际情况和搬迁户自身的特点,坚持一户一策,组织县乡村三支队伍积极帮助搬迁户培植后续产业,持续稳定增加搬迁群众收入。一是龙头带动。出台鼓励政策,引导汇丰、康宇等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开展结对帮扶,带动全县有条件的搬迁户参与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同时为搬迁群众解决就业岗位近500个;二是技能培训。实施贫困户“一户一人”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广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县内煤炭运销企业的沟通协调,完成劳务就业、劳务输出2500余人;三是整合资金。在不改变用途前提下,将扶贫资金整合,统筹用于光伏发电、规模化养殖、标准化厂房建设等,搬迁户按所占比例获取收益;四是土地流转。搬迁后,实施土地流转,组织养殖合作社与搬迁户对接,按照借母收羔、入股分红、寄养扶助等办法,实行规模化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带动搬迁户脱贫;五是拆迁复垦。搬迁后,积极实施宅基地复垦的贫困户,在享受省市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再进行奖励;六是退耕还林。针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发展经济林、推进林下养殖、开发旅游等,实现生态建设与移民搬迁的互促共赢;七是夯实基础。紧盯搬迁群众的需求,统筹推进学校、医院、文体广场、商场、通讯设施等配套建设,解决好搬迁群众生活质量问题,全面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原经堂寺乡1043人搬迁后的调查结果为例,201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16元,而该乡搬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00元左右,高出25%,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一增收”的要求,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马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