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耐烦”背后是真情
4889 2018-6-7 7:46:02

qq浏览器截屏未命名.jpg

魏官元正在为乡亲们调解纠纷。 本报通讯员摄

——记大同市新荣区西村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魏官元

同事们呼他“老黄牛”,群众叫他“魏司法”,他22年如一日用心对待群众,用脚步丈量田间地头,奔波于农家院落,把满腔热情奉献给工作……他就是大同市新荣区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魏官元。

从1996年6月担任人民调解员至今,魏官元累计调解纠纷136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9.8%。由于成绩突出,西村司法所被命名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司法所”。他本人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日前,大同市新荣区委作出《关于开展向西村司法所学习的决定》,区委书记邓志蓉用“耐烦”两个字总结了魏官元20多年的辛勤与奉献。

小事关联大民生 耐心调解受人敬

很多人问过魏官元,“这么多年干人民调解的热情从哪儿来?”魏官元说:“我生长在农村,从小耳闻目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得不到及时解决,进而引发一桩桩后果严重的大事。参加工作后,我主动请缨,坚决要到辛苦的民调战线工作。”

多年前的一天中午,镇河堡村村民许某心急火燎地冲进西村司法所,气喘吁吁地说:“魏所长,要出大事了,赶快帮帮忙。”魏官元边让他坐下边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许某说:“西村席某找了好多人要来找我算账!”原来,席某开了个焦化厂,他的儿子常年到镇河堡村拉水,拉水车碾了许某的耕地,许某父亲一急之下就把席某儿子打了,并放了车轮胎的气,还拿走了千斤顶。席某是当地有名的“厉害人”,许某怕闹出大乱子,所以赶来司法所求助。

魏官元熟悉席某,他经常打架斗殴,是魏官元担任司法所所长以来的第一批帮教对象。他虽然蛮横,但为人爱面子、讲义气。魏官元赶到席某家,问席某:“你和许某到底是怎么回事?”席某说:“这事情都怨许某他爹,老家伙在村里横行惯了,现在讹到我头上来了,就碾了他一轱辘地,非要赔偿,还打了我儿子。”魏官元马上劝解席某:“这点小事就弄这么大声势,闹出人命怎么办?”席某说:“我也不想这么办,可我多次找他就是说不通。”魏官元看劝解有望,就把两人拉到一起,左劝导右开解,最终商定许某负责把席某车子轮胎气补上,千斤顶归还,席某以后拉水多绕路,被碾的地也没造成损失就算了。经过20多分钟说和,两人握手言和。

几年前,赵某的儿子玩水溺亡,精神几近崩溃的赵某要与挖水井卖水的张某、王某拼命,魏官元得知情况后,放下手中的活儿,骑车及时赶到拦住了赵某,经过苦口婆心劝解,终于使赵某的情绪有所缓和。随后,魏官元一天往返畅家岭村王某家和碓臼沟村张某家9趟,来回进行调解,指出水井不设危险标志及防护设施的责任,以及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同时指出赵某监护不力应自负一定责任。双方达成协议后,魏官元遂连夜让他们签订了调解书,而赵某称赔偿款放家里不安全拒不接收,坚持次日收取,张某和王某也有夜长梦多的担心,定要当晚交付,最后,由魏官元暂时保存,次日再到信用社交付。忙乎了一天一夜,已是凌晨三点,魏官元才骑着灯光昏暗的摩托车,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司法所。

看到一起纠纷在自己的调解下这么快得到解决,魏官元深感自豪,调解工作越做越顺手,成就感越来越强。为此,他整日各处奔波,常年下来,光路费、电话费,就倒贴了数千元。

当好政策宣传员 普法惠民多尽心

在努力进村入户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魏官元也没忘记提高自身能力,自费参加了山西大学法学本科的系统学习,使自己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还根据多年的调解实践并借鉴先进经验,总结了“三·三”调解法,并创建“老魏 党员调解车”品牌,发挥了很好的效应。

20多年来,他骑着摩托车走村入企排查调解纠纷,一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他每年自费编印发放通俗易懂的普法资料1万余份,并积极开展法治集中宣传和专题讲座,以案释法直观教育干部群众等。他还根据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进行事前重点普法,确保中心工作顺利开展。2017年开展的“铁腕治污”行动中,他就编写发放了《环境保护法》的学习资料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材料,讲解中央取缔污染企业的决心,使污染企业充分认识到污染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彻底打消躲过风头的侥幸心理。同时对乡干部进行培训,确保依法取缔,确保了“铁腕治污”工作顺利完成。

在当好一名调解员的同时,魏官元更多的是思考如何从源头上预防纠纷的发生。为此,他大力推行民主管理和法治化建设,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各种制度,涉及集体和群众重大利益问题的,一律实行“五议三公开”工作法,经济管理上大力推行合同化管理,权利义务完全由合同约定,有力地维护了交易的稳定。在他的努力下,各村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和重大事项,都严格按照“五议三公开”工作法办理;全乡签订的合同,签订前都交由他把好法律关;乡党委政府开展中心工作前,都要听取他的意见。多年来,西村乡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约纠纷,有效地维护了全乡社会经济的有效良性发展。

架起干群连心桥 维稳促和解矛盾

在常年扎根基层、走家串户调解的同时,魏官元一直为群众提供办理户籍、低保复核等便民利民服务,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对他信任,愿意交心,因而魏官元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他们的呼声,架起了党同群众的“连心桥”,增进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的血肉关系,助推了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信访纠纷是各级各部门最头痛的事情,一般人都避而远之,但魏官元不怕麻烦。他说,人民调解工作是解决群众诉求最好的渠道,只要真诚为群众着想,终能赢得他们的信任。他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遇到疑难信访纠纷或信访隐患,他都迎难而上。

去年,郭家窑发生房屋突然倒塌砸死人事件。家属披麻戴孝,还挂着牌子堵在区委大门口,要求赔偿150万元,现场有上百人围观,严重影响区委的正常工作。魏官元主动请缨化解,他购买了米、面、菜等物品,骑摩托车20多公里去慰问。随后连续几天每天骑摩托车来回40多公里去疏导,他的真诚打动了家属,逐渐赢得了他们的信任,终于达成调解协议。

矛盾纠纷调解之路是艰辛的,但每当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一件件错综复杂的纠纷化干戈为玉帛,积怨多年的老邻居握手言和,孤寂的老人重享天伦之乐,反目成仇的夫妻破镜重圆,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燃起新的希望,魏官元都无比欣慰。为此,20多年来,他一心扑在人民调解事业上,几乎没有过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整日奔波各处调解大大小小的纠纷。

每当有人问他,这么辛苦值得吗?他总是平静地说:“我只做了一名党员、一名调解员应该做的事情,党和人民给了我崇高的荣誉,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新时代对人民调解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贺锴 本报通讯员张选 马静波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吕梁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本报讯(记者赵峻青)上周,记者参加了吕梁市政府的一次常务会议,意外地发现了3个“会长座签”。吕梁市政府秘书长梁斌告诉记者,这些会长都是民间人士,他们是行业协会的负责人,邀请他们来参与政府的重大经济运行分析和决策,搭建起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这是吕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项新举措。吕梁市坚持“改、放、简”并举,市级所有审批科室由原来的171个减少到44个,原来分散在各个科室的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审批。市政...

    3978 2018-06-07 07:41
下一篇
  • 厚植企业发展新动能

    ——我省打造“四板”股权市场,引领中小微企业改革创新3月28日,在山西万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董事长敲响的锣声中,山西股权交易中心“企业创新板”正式开板,迎来首批挂牌企业。随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意识的不断觉醒,进入山西股权交易中心这一被称为“四板”的区域股权市场,挂牌、股改、融资、成长,正成为省内众多中小微企业的热门选择,由此形成了火热的四板“挂牌潮”。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为转型综...

    4110 2018-06-08 07:3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