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秦晋之好”再谱新篇“行走的汾酒”惊艳西安
4891 2018-11-26 9:19:22






11月24日,“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在陕西西安举行,这是继济南、郑州、杭州、呼和浩特、上海之后的第六站。
  历史上,“秦晋之好”的故事广为流传,晋商与秦商更是被合称为“西商”,此次文化大巡展以具有最干净、最健康、最纯正、最文化“四最”特质的汾酒,致敬陕西消费者,再谱“秦晋之好,亲近之约”的新篇章。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员表示,汾酒来到西安与消费者展开零距离接触,正是对消费者的重要贡献,从创新角度看给予了消费者更新颖、更优美的饮酒体验,从文化角度看为消费者带来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从责任角度看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饮酒健康保障与指导,让全行业对汾酒市场发展前景,有了更大的期望和信心。

一次“秦晋之好”式的行走


  公元前654年,秦穆公为求与中原友好,与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示好,于是就有了“秦晋之好”。在此后的数千年之中,山西与陕西因文脉、水脉、酒脉相通,演绎了两地情深的传奇。
  本次文化大巡展选择在西安古城墙南段的永宁门举行。西安古城墙是迄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始建于隋代的“永宁门”是其中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经由永宁门的入城仪式被称为“天下第一礼”,曾吸引了包括美国、新加坡、印度、泰国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到访。
  活动伊始,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员,汾酒集团党委委员、董事,汾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常建伟,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汾酒集团文化总监柳静安,汾酒股份公司办公室主任闫向兵,汾酒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皓雄等,携手走进含有“天下永远和谐安宁”寓意的永宁门,拜谒了西安这座城市的历史,感受若干年前晋人走进三秦大地的盛况,表达了对西安的敬意,沿着晋商走过的道路,为汾酒在新时代的行走发出良好祝愿。
  跟随一众嘉宾同样到来西安的还有象征“中国酒魂”的火炬。4月24日,“行走的汾酒”2018汾酒文化大巡展在山西汾阳杏花村正式启动,在具有6000年历史的杏花村遗址采集了火种,在具有800年历史的汾酒老作坊遗址点燃了火炬。
  随后,这支火炬相继走进济南、郑州、杭州、呼和浩特、上海,今天来到西安。文化大巡展期间,常建伟将火炬传递给火炬手,这支火炬将继续在西安行走,代表着“中国酒魂”的汾酒文化和汾酒精神,将在西安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里处处生根,让千年古都西安,清香弥漫。
  “火炬”传递之后,一首“春到杏花村”让现场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到了杏花村和汾酒的独特文化魅力,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来自陕西社会各界的数百人以及到永宁门旅游的全国游客踊跃参与活动,并对“行走的汾酒”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尤其是在陕的山西老乡对于汾酒此行予以了盛赞。
  杨先生就是“秦晋之好”的典型案例。杨先生从小长在山西,但如今他在西安从事餐饮行业,在活动前一天偶遇拍摄活动素材的主办方,他回忆了小时候家乡喝汾酒的场景,主动要求品鉴青花汾酒和竹叶青酒,表演了喝汾酒的“小鸟叫”喝法,当即要求在店里展销汾酒。

“四最”汾酒走进西安


  汾酒文化大巡展为西安带来的不仅仅是汾酒的文化,还有“四最”汾酒,致力于推动两地互联互通共享品质生活,谱写山陕交流合作新篇章。
  张琰光表示,秦晋之好,亲近之约,在陕西和山西之间,有着数不完的相似,有着道不尽的亲情。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山西与陕西共饮清香汾酒,共享美好生活,汾酒将一如既往,把最高的品质,最美的文化,最多的真诚,毫无保留奉献给陕西消费者,山西与陕西的情谊也如美酒,历久弥香,醇厚悠长。
  活动现场,汾酒将古法酿造技艺搬到了现场,由柳静安、王皓雄为开酿仪式揭锅。
  汾酒大师傅们在舞台摆上了独特的地缸,架上了蒸锅,把酿酒用的原料、器具全都搬到了消费者眼前,现场酿酒并邀请观众近距离品鉴和参观,真正做到了“毫无保留”,让消费者得以亲身体验汾酒的实境“酿造车间”。
  随后,汾酒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韩英、汾酒股份公司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王凤仙受邀到现场讲解了汾酒的酿造工艺及产品特点和如何品鉴好酒的知识,增进了现场观众对于酒类品鉴能力与知识。
  为了让陕西消费者现场品鉴汾酒的“四最”特色,活动特别设置了品鉴区,提供汾酒、竹叶青酒等产品供观众品鉴,不少观众现场咨询购买方式。常建伟还在现场为现酿汾酒亲笔签名,将签名酒送到了陕西消费者的手上,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疯抢。
  此外,活动进行了时尚缤纷的鸡尾酒现场调酒表演,五颜六色、色香味俱全的鸡尾酒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现场拍照留念。
  现场嘉宾与观众纷纷表示,过去对酒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产品和品牌层面,亲眼看到了汾酒酿酒的原料、工艺、技术等,了解了白酒酿造的基本知识,尤其是现场品鉴之后,对于汾酒品质和健康更有信心,对汾酒的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

“行走的汾酒”再现秦晋文脉相通酒脉相承


  山西与陕西的交流恰如黄河之水,从古到今一脉相承,其中文化与酒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地无数文人墨客记录了两地文化的水乳交融。最为传奇的是,生于西安的伟大诗人杜牧早年至少曾两次游历汾州,而且在这里写下了广为传颂的《清明》,成为秦晋之好、文脉相通的鲜明写照。
  不仅仅是文脉相通,秦晋之间还有酒脉相承。众所周知,山西杏花村是中华酒文化起源,有着汾酒6000年文化史、1500年名酒史、800年白酒史、300年品牌史。
  明朝年间,随着大槐树移民等人口迁徙的影响,杏花村的汾酒工匠裹挟在移民大潮当中,渡过黄河来到了陕西,把汾酒工艺带到了陕西,并从这里去往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甚至走出国门。
  实际上,这只是汾酒6000年文化史与“秦晋之好”史实的“沧海一粟”。在大巡展期间,汾酒在现场设置了汾酒历史文化图片展、“改革开放40年汾酒发展之门”“汾酒历史文化图文展”等环节,展示汾酒6000年绵延不断的酿酒史,以及中华酒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供现场观众了解。
  为了培养和增进年轻一代对于中国酒文化的了解,柳静安还代表汾酒集团向西安交通大学等4所高校赠送图书。据了解,全国“行走的汾酒”文化大巡展期间,汾酒集团向高校赠书已经成为常态,对于弘扬中国酒文化,增进年轻消费者的中国酒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世界历史名城,千年岁月,让华夏文明、中华文化在这里刻下了最深的烙印。而汾酒则是中国白酒文明的源头,是最文化的中国酒,是最具中国味道的酒。当汾酒遇到西安,必会擦出“秦晋之好”在新时代的绚烂的火花。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中外专家齐聚山西“华山论剑”

    本报讯(记者 张临山)传统能源城市如何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规模庞大的传统煤焦化工产业如何变成绿色产业?11月25日,“一带一路”煤焦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孝义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吕梁市政府和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与会中外专家围绕“科技引领、绿色发展”谈经论道交流研讨,共商煤焦化工产业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  研讨会以主旨演讲和高端对话的形式展开,共吸引国内外煤...

    4198 2018-11-26 09:17
下一篇
  • 智慧阳泉 大数据激发新动能

    百度云计算中心内奔腾涌动着来自全球的数据。无人值守换热站内实时传递反馈着运行数据。特种设备聚集的换热站已实现了无人值守。无论是公共场所或是公交车上,都已实现了免费wifi全覆盖。智慧交通,轻松帮助乘客找到公交车的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新的社会生产要素,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塑整个经济社会。  2013年,阳泉市被国家住建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建...

    5272 2018-11-28 07:3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