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乔明亮 通讯员丰开罡)应县南河种镇段寨村33岁的青年党员段仁新,今年领头创办了仁慧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1.5亿元,流转租赁土地7.6万亩,涉及同朔地区应县、怀仁、山阴、浑源4个县的46个村,以订单农业的形式,种植玉米、药材、蔬菜。合作社不仅在体量上位居全省前茅,而且生产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集约化,可带动400多名农民稳定实现小康。
在南河种镇,像段仁新这样领创实业的党员不胜枚举。据统计,全镇900多名党员,仅创办合作社的就有180多名。不仅促进了乡村的产业转型,推动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全镇农民年人均从合作社受益2650元。
南河种镇是闻名全国的蔬菜大镇。为了把蔬菜产业做精做强,加快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镇党委出台各类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投身农村产业振兴主战场。南曹山村党员孙孝权,联合9户农民以“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成立应县吉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改贫水低产田为中心,打破村域界限,规模发展种植基地,打造高产高效示范区。
上甘港村党支部书记张仲生,通过招商引资,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挖掘应县历史文化,结合木塔美丽的传说,投资1200万元建成一个集餐饮、娱乐、采摘、垂钓、观光、旅游于一体,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庄园。诚信的经营、科学的管理,让农庄声名鹊起,目前,日接待游客、食客100多人次。既解决了3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开发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党员胡仁文牵头创办了仁文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实现自己和合作社成员富裕的同时,免费帮助其他农民设计鱼塘,传授养鱼技术。在他的影响带动下,现在应县已有10个乡镇46个行政村100多户农民大搞特色养鱼业,全县养殖水面达2000多亩,每年水产养殖一项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