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应县党员扛起乡村振兴大梁
5637 2018-7-24 7:48:24

本报讯(记者乔明亮 通讯员丰开罡)应县南河种镇段寨村33岁的青年党员段仁新,今年领头创办了仁慧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1.5亿元,流转租赁土地7.6万亩,涉及同朔地区应县、怀仁、山阴、浑源4个县的46个村,以订单农业的形式,种植玉米、药材、蔬菜。合作社不仅在体量上位居全省前茅,而且生产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集约化,可带动400多名农民稳定实现小康。
  在南河种镇,像段仁新这样领创实业的党员不胜枚举。据统计,全镇900多名党员,仅创办合作社的就有180多名。不仅促进了乡村的产业转型,推动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全镇农民年人均从合作社受益2650元。
  南河种镇是闻名全国的蔬菜大镇。为了把蔬菜产业做精做强,加快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镇党委出台各类优惠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投身农村产业振兴主战场。南曹山村党员孙孝权,联合9户农民以“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成立应县吉禾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以改贫水低产田为中心,打破村域界限,规模发展种植基地,打造高产高效示范区。
  上甘港村党支部书记张仲生,通过招商引资,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挖掘应县历史文化,结合木塔美丽的传说,投资1200万元建成一个集餐饮、娱乐、采摘、垂钓、观光、旅游于一体,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的绿色生态庄园。诚信的经营、科学的管理,让农庄声名鹊起,目前,日接待游客、食客100多人次。既解决了3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开发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党员胡仁文牵头创办了仁文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实现自己和合作社成员富裕的同时,免费帮助其他农民设计鱼塘,传授养鱼技术。在他的影响带动下,现在应县已有10个乡镇46个行政村100多户农民大搞特色养鱼业,全县养殖水面达2000多亩,每年水产养殖一项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山西首个“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上线

    本报讯(记者张婷)7月23日,由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打造的我省首个“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该平台实现了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高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  平台通过网站、客户端、公众号等多位一体的终端服务体系,结合山西省产权交易中心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从融资申请、社会征信、核心企业确权、资金智能匹配、电子合约生成,直到资金划转,使企业融资流程全部...

    5421 2018-07-24 07:42
下一篇
  •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变废为宝的排头兵

    研究人员正在实验室里进行产品研究。 本报通讯员摄朔州,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作为我省煤电大市,煤电产业支撑起朔州市经济半壁江山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废。其中,仅每年排放的粉煤灰就有1800万吨。  如此庞大的工业固废该如何科学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创新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无疑是必由之路。  在朔州经济开发区,由朔州市与北京大学工学院合作共建的朔州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经过数年发展,已成为全国固...

    4900 2018-07-26 08:0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