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国正式向世界发出邀请:欢迎世界各国利用未来的中国空间站开展舱内外搭载实验等合作,中国空间站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这是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中国开放、和平、共赢的外空国际合作理念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赞扬。
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并未完全向国际社会开放,不少国家被排除在合作范围之外。如今中国空间站给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平等合作的机会。
联合国所有会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私营机构,包括研究院、研究所、大学、私人企业等,都可以申请。
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史忠俊说,希望各国通过在中国空间站的合作增进互信,打造真诚合作、互利互惠的典范,让外空成为促进人类共同福祉的新疆域。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计划于2020年前后发射,全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运营,设计寿命10年,运行轨道高度340公里至450公里,可容纳3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生活,轮换期间可容纳6名航天员。
空间站总体构型是三个舱段,由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组成,每个舱都是20吨级,整体呈t字对称构型。核心舱用于统一控制和管理空间站组合体,提供航天员生活和工作场所。实验舱用于支持空间科学实验、空间应用和空间技术实验。空间站预留新舱段接口可拓展舱位,并支持外挂大型实验。
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直希望参与外空和平利用,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等条件,往往只能望“空”兴叹。而中国这一项目专门提出鼓励发展中国家参与合作,得到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积极评价。据新华社电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