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纪委,提倡导,红白事宜要抓好。移风易俗树新风,勤俭节约讲文明。党员干部把头带,要给群众做表率。反对大操和大办,百姓拍手齐称赞。”8月下旬,河津市地方曲艺干板腔协会主席董朝元和常务副主席李建民走村串乡,用他们创作的干板腔《移风易俗树新风》,向群众宣传大操大办的危害性和移风易俗的新变化,赢得村民一片叫好声。
针对农村红白事宜大操大办、群众有苦难言的现状,河津市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积极倡导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狠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歪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去年10月,我给儿子办喜事,给女方彩礼八万八,结婚当天请客坐了88桌,加上租车、乐队、喜帐、彩虹门,下来总共花了20多万。事是风风光光过了,打肿脸胖子是充起来了,可借债13万。”谈起去年给儿子结婚,河津市樊村镇堡子沟村老范头唉声叹气,愁容满面。
河津市民政局副主任科员高宁平长期跟基层群众打交道,在这方面有深刻的体会:“搞豪华装饰、搭豪华彩门、购大平米婚房、买高档棺材、摆超大花圈等等,被贴上了有钱有身份的标签。一些人为了所谓的面子咬紧牙关盲目跟风,结果是还没小康倒返贫了。”
积习难改,陋习难除。回归正轨,需下猛药。
“群众无小事,民意大如天。”运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书记鞠振要求:“找准问题根源,探寻回归拐点,回应群众关切,对症施以良策,实现党风与民风良性互动、向上向善。”今年5月1日,河津市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改革规范农村办理红白事宜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市级总体指导、乡镇监督管理、村级具体实施”三级联动思路,确立“全面铺开、典型引导、深入推进”路径,为确保农村红白理事会监督管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该市要求,红白理事会会长原则上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副会长、成员由村“两委”成员和群众推荐的德高望重的人员担任。调整后,全市共有红白理事会成员1032人,其中,村“两委”干部担任会长135人,占比76%,普通党员、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占比24%。理事会成员的结构搭配趋于合理,更具公信力和执行力。
铺张要制止,贵在解民忧。据统计,近几个月以来,河津市148个行政村共办理红白事宜1960宗,每宗红事节约1.2万余元,每宗白事节约8000余元,群众节约资金大约2000万元左右。“这些钱用在生产条件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上,无形中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后劲。”赵家庄乡乡长原会珍说。
有章可循,有人管事,风气正了,人心顺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办事的新风正气,在古耿大地蔚然成风。(杜流程)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