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文化“富矿”让山西转型发展“文艺范儿”十足
7616 2017-9-27 22:35:48

    24日,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完美收官。采访团用七天时间走过了山西的三个城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首届山西艺术节 2017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 2017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这是一次“文艺范儿”十足的旅程。几天时间,网媒行为采访团开启了一扇重新审视、了解山西的窗。

    惊艳丨当“艺术文化”遇上“互联网”,火花绚烂

    在三晋大地上,散落着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在这些艺术的背后,有着一颗颗传承山西艺术文化的炙热之心。

    从舌尖上的味道,到指尖上的记忆;从太原到晋中再到大同;从平遥摄影大展到山西旅游发展大会……七天时间,采访团认识了不一样的山西。

    “太谷竟然是一个非遗大县!”在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参观时,采访团不禁惊叹。

    太谷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五个,省级七个,市级25个,县级60个。太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示着该县的大部分非遗项目,是太谷乡村旅游的一大看点。

    一路走,一路寻。采访团以“传承人类文化dna”为宗旨,通过vr、直播、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展示山西,让“山西文化”遍地开花。

    当“艺术文化”遇上“互联网”,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在网络上,点开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关键词,采访团成员的稿件频入眼帘;微信朋友圈中,由采访团成员发出的“山西元素”几度刷屏。

    正如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郭健在启动仪式上所说:“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借助全国网络媒体的智慧和平台,把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新山西,生动地呈现给海内外的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支持山西。”



    传承丨传技艺、传生命力、传做人做事的规矩


    剪纸、木板年画、太谷饼、推光漆器、大同铜器……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烁着“守”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个精美绝伦的瞬间,都凝聚着岁月与人生的沧桑。

    位于太原市的山西省工艺美术馆9月18日正举办首届山西艺术节“古韵拾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那里汇聚了部分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绛州木版年画是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过六旬的吴百锁,是这项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吴百锁对绛州木版年画有很深的感情,为了收藏,老两口节衣缩食。除了收藏,吴百锁自己也搞创作,他创作的《关公夜读春秋图》等木版年画获全国木版年画大奖。

    谈到如何传承这门技艺,吴百锁说:“现在想学这行的人太少了,只要有人愿意跟我学,我可以毫不保留地传授。”

    传承离不开坚守,也离不开创新。在匠人们看来,无论怎么改,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得站得住脚,把握好一个“度”。

    中国手艺网的吴怡对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传承人、山西老陈醋集团董事长郭俊陆的传承精神和发掘传承之道印象深刻。郭俊陆在2000年创办了醋文化旅游园,将“醋文化 旅游”的模式成功复制到了位于晋中市榆次区的老醯醋博园,在变与不变的权衡中,留住了山西人记忆中的味道。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的坚守。高占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坤丹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他掌握着中国古代中药炮制的“秘笈”。“炮制虽繁必不敢减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高占龙表示。

    传承人传承的不只是技艺,更是盎然的生命力、做人做事的规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



    发展丨文化产业“向前走”,山西“非遗”转型不停步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正确认识非遗、有效地保护传承发展非遗,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健表示。

    近年来,山西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未停歇。

    据了解,山西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16项,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省级403项、保护单位723个;市级1534项,县级4010项。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6人,省级815人,市级1855人、县级3502人。

    在山西省非遗展示馆,采访团可以集中看到晋酒、晋药、晋醋、晋艺、晋风、晋韵、晋味、晋茶八大非遗“晋字品牌”。该馆作为省级非遗宣传展示阵地,于2017年8月正式开馆。截至目前,山西已建成遍布全省各地的非遗文化展示场馆128个,传习所322个。

    在基础研究工作方面,山西省现承担国家级非遗研究课题六项,在全国率先出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存工作规范和技术标准》等多项规章制度。

    在文化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山西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据不完全统计,2011以来,各市、县共举办非遗培训550多次,参训人员2万余人。这些培训提高了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张健表示。

    近年来,山西坚持“旅游 ”,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助推全省全域旅游大发展,在传承与保护非遗的同时,坚持文旅结合。

    平遥古城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走进古城,主街道两侧商铺现场展示销售的推光漆器、布鞋、剪纸、木版年画等,让国内外游客爱不释手。

    令采访团印象深刻的是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平遥牛肉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传统的工艺、非遗的品牌价值加以现代化的批量生产,不但使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和原本的文化得到保护,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9月1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山西加速文化发展和非遗保护事业的重大机遇,这个省正制定切实可行时间表、路线图,抓好落实。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竹青】

上一篇
  • 任建华主持召开全省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会议

    9月25日,省纪委监委召开全省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十一届省委第43、44次常委会议精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任建华主持会议并提出贯彻落实要求。  任建华强调,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用好“四种形态”,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推动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持久的风清气正。要定位定责、履职尽责、落细落实,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5894 2017-09-27 07:01
下一篇
  •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军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9月2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军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总结过去五年工作,部署今后五年任务,审议通过省军区第十届党委、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军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骆惠宁出席并讲话。省军区党委书记、政治委员郭志刚作工作报告并作闭幕讲话。  骆惠宁对省军区工作给予充分评价。他指出,五年来,省军区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中...

    9314 2017-09-28 07:5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