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百姓感受新时代】一根银针 绣出幸福好日子
3769 2018-8-24 7:44:47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习近平


  恒山与五台山之间的繁峙县,民间的绣娘们流传着用丝线刺绣装饰的十果鞋。这是妈妈们必须为女儿准备的嫁妆。绣娘在承袭祖先智慧的同时,把技艺从鞋垫转移到绸布上,增加了更为繁复多样的针法,绣出了飞禽走兽画、锦绣山河图,既美了别人,又涨了自家的收入。
  卧室里,绣娘王玉香掸去身上的尘埃,洗净双手,展开玻璃窗前架子上的绣布,借着晨光,开始了一天的绣活。绣品用丝越细,勾勒的人物皮肤、表情越细腻逼真。因此,一根丝线要劈成16丝、24丝、64丝,考验着绣娘的经验和技艺。王玉香掌握的这种技艺,是她在繁峙县晋绣坊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学的。
  王玉香今年51岁,腿部有残疾,平常靠拄着双拐行动。跟许多繁峙女人一样,她从小就学会了绣鞋垫。以前,卖鞋垫一年两三千元的收入,是这个腿脚不便的女人为家庭做得力所能及的事。
  2017年,繁峙县实施就业创业脱贫攻坚行动计划,给农村贫困人口免费培训职业技能。作为繁峙最大的刺绣企业,晋绣坊成了繁峙绣娘培训基地。王玉香报了名。
  晋绣大师手把手传授刺绣技艺。一针针穿行,一丝丝勾描,针法与丝线的交融,绣出了美丽绝伦的画卷。王玉香豁然开朗,多年的刺绣功底终于脱胎换骨。结业时,她顺利拿到了政府颁发的《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后来,她被评为一级绣娘,与晋绣坊签订合同,成了那里的固定绣娘。
  去年至今,晋绣坊培训了六期共586人,其中超过300人签约成为晋绣坊的家庭绣娘。晋绣坊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总经理贺晨飞介绍,企业提供画样、丝线,绣娘不用担心绣品的销路,只需要在约定时间里交出作品,便可以领工资了。目前,晋绣坊的刺绣产品面向市场找到了销路,已形成一个体系完整的晋绣文化产业。贺晨飞估算了一下,目前全县刺绣企业共有从业人员近千人,能够创造年产值近千万元。
  就在去年4月,王玉香绣的《五台山全景图》被省里作为国礼送给了来访的泰国公主诗琳通。如今,年收入约4万元的王玉香,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破瓦房已修葺一新。
  繁峙县劳动就业局局长赵欣龙介绍,去年以来,繁峙县立足农村妇女实际,创品牌、抓项目、树典型,在脱贫攻坚领域下足“绣花功夫”,探索出一条帮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繁峙绣娘”正在成为响当当的品牌,越来越多的绣娘通过这一品牌打开了脱贫致富之门。
  今年,繁峙县把手工业作为脱贫摘帽的重要产业来抓,积极破解厂房、机器、培训、物流等方面的瓶颈,给予大量优惠奖励补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目前,北京、宁波两个服饰企业成功落地,这两个项目预计投资约3000万元,在未来三年,预计将带动300余名贫困妇女就地脱贫致富。

  【数说脱贫攻坚】
  2017年以来,山西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15个贫困县、2557个贫困村、75万人脱掉贫困帽子。其中,产业扶贫彰显特色,带动32万贫困人口增收,81%的贫困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创造出吉县苹果、岚县土豆、临县红枣等一批特色产业品牌。
  聚焦深度贫困,落实精准要求,把好现行标准,采取超常举措。现阶段,在省委的推进下,1196个贫困村实现整体搬迁;7.2万人完成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创出了吕梁护工、天镇保姆、繁峙绣娘等一批特色劳务品牌。 山西云媒体提供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打造二青会精品场馆——访二青会滨河体育中心项目负责人曹忠雄

        “新建的太原市全民健身中心已经封顶,改建的滨河体育中心旧馆结构工程也已经收尾,我们这个项目不仅要按时交工,而且还要打造成精品工程。”8月23日,二青会滨河体育中心项目负责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曹忠雄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太原市滨体中心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约73049㎡,主要承接二青会乒乓球及举重比赛,赛后成为融体育性、园林性、生态型、开放式、全要素、智能化为一...

    4205 2018-08-24 07:44
下一篇
  • “城市雕塑艺术之旅”暑期活动

    8月23日,太原市城市雕塑研究院内,该院副院长文晋川正在为孩子们讲解园内雕塑的制作工艺。当日,太原市老军营小区一社区开展“城市雕塑艺术之旅”暑期活动,组织辖区孩子们走进研究院进行参观,感受艺术设计与制作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阮洋摄来源:山西日报责任编辑:向斌 

    3847 2018-08-24 07:4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