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山西文旅企业再添“劲旅”“旅游 ”模式现新意
6618 2018-4-10 7:40:26
  • 会议中心效果图

  •  

  •  

  •  

  •  

今年山西省“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全面提升景区品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康养产业带动。
  春风吹皱一池水。山西文旅企业吹响了新的号角,瞄准巨大的市场蓄力待发。作为后起之秀,千岁国际山西西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勇立潮头,打造全域旅游文化战略平台,以旅游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撬动资本市场助推文旅融合,将“旅游 ”模式实践出新意。

旅游助力扶贫 托起乡村新希望

  扶贫是民生大事,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怎样因地施策助贫困户精准脱贫,如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是不少贫困地区面对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新型的扶贫模式渐露尖角,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新时期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并以其独特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脱贫攻坚战场的“利器”。
  在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太行、吕梁占据两片。就革命老区吕梁而言,贫困面大、程度深,13个县市区中有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个省定贫困县,成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市,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但这些地区虽然地处偏远,却有着独特的地理风貌,旅游资源密集,具有旅游开发的先天优势。
  3月30日,行走在吕梁市交城县会立乡河西庄村公路上,春风拂人,溪水潺潺,清新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路边的旷野之上,张吉奎放养的十余头牛正晒着太阳,说不出的悠闲自在。
  “以前我们一家三口就靠种地生活,媳妇常年患病,我也右眼残疾,日子别提过得有多难了。”张吉奎是河西庄村村民,也是该村30户贫困户之一,“现在可不一样了,儿子在附近的旅游项目工地打工,我在家养牛,不用背井离乡,全家一年的收入最少在两万元以上,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是啊是啊,大企业来了的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变化特别大,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不出去打工了,去项目上干活儿就能挣钱养家,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儿。”谈及近两年的变化,同样是河西庄村村民的李可以感触颇深,“企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逢年过节,还给村里每家每户都送来米、面、油。大伙儿平时遇到什么困难,企业也尽力给帮忙解决,连贫困户家里盖房子,都给送来钢筋、水泥、混凝土,减轻了大家不少负担。”
  张吉奎、李可以口中的旅游项目,是千岁国际山西西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此打造的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综合体项目。该公司吸纳了当地河西庄村、寨子村、中庄村等3村、82户、360余名贫困人口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并间接带动了当地餐饮、运输业、种养殖业等发展。
  “我们村是县级贫困村,有村民3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占三分之一,脱贫之前人均年收入不到一千元。”河西庄村村委会主任李月爱介绍,最近两年,在省、市、县各项扶贫政策支持下,随着千岁国际山西西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的入驻和结对帮扶的开展,河西庄村文化旅游产业逐步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和重点脱贫项目。如今,村民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按照当前的发展势头,河西庄村有望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贫困农村暗藏财富,不少贫困村经济发展虽然落后,生态环境却非常好。通过旅游扶贫,不但能美了乡村,也可以富了乡亲。”在千岁国际山西西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宇看来,旅游产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发展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贫困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激活一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活力。“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将为河西庄村村民解决一大批劳动岗位,并带动周边群众在文化旅游的上下链条上找到脱贫的新路,从而推动全村及周围群众全面致富。”

着眼全域旅游 趟出发展新路子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我国的旅游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即旅游需求从基本的旅游需要转为对旅游吸引物在内全新生活方式的深度体验,由单一观光向观光度假、康体休闲、会展商务等复合需求转变。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大众旅游消费时代’,但仍处于‘低消费、低水平’阶段,‘观光游’‘中短距离游’仍是旅游消费主导。特别是大型旅游综合体在国内旅游业中寥寥无几,无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杨宇认为,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交通、信息、安全服务,旅游行业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强化市场监管力度,“而实施有较大影响、较大体量、能带动大多人员脱贫致富的实体产业集群,并能衔接农业、制造业、运输业、商业等多行业的文旅综合体,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尤为珍贵。”
  在这一思路引导下,以打造全域旅游文化战略平台为目标的千岁国际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综合体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由千岁国际山西西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开发,位于交城县庞泉沟大景区的中部,先后被认定为吕梁市重点工程、山西省“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重点工程、省重点工程项目。
  “庞泉沟大景区纵深百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地区最清凉的区域之一,也是山西省及周边省市群众避暑、疗养、旅游、度假的最佳场所之一。景区横跨两镇一乡七十余村,集山、河、湖、林、珍禽、野兽于一体,生态保护完好,自然风光秀丽,距省会太原100公里,有国道相连,属于太原一小时都市圈。”杨宇介绍,虽然庞泉沟景区开发价值极高,但千岁项目在此落地之前,旅游区内已经有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大小数家企业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粗放简单的原始旅游项目,配套设施差,整个旅游区没有重复消费,旺季只有100天,虽然火爆,但不具备长线思路和战略眼光,更谈不上格局化运营。
  为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近年来,交城县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结合县域旅游资源和发展环境的实际情况,适时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旅游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了新型的旅游发展格局,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乘着发展东风,千岁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综合体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该项目利用河西庄村荒山荒坡进行开发,总投资50亿元,共分四期建设,集餐饮、住宿、游艺、会议、娱乐、生态农业、养生、坛城文化为一体。项目主导产业包括休闲娱乐、生态旅游、禅意养生、现代农业等朝阳产业,整体投入运营后,住宿接待能力5000人、就餐娱乐10000人、会议接待3000人,年接待人数预计超过200万人次,将成为华北地区较大的生态休闲度假区。
  旅游业内人士表示,该项目四大产业功能的设计,避免了整个园区产业功能上的单一,各产业板块可以产生协同效应。休闲娱乐、生态旅游和养生互相补充,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既可以为园区酒店提供高品质的食材原料,又可以满足会员和游客购买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真正的原生态农产品,大体量的住宿、餐饮、娱乐能为中青年人休闲生活和商务接待提供场所,原生态的养生则能吸引中老年人。
  此外,无论是观光还是度假,游客的体验都应该是昼夜连续的,但现实中往往因为针对夜间需求的产品供给不足,而使游客的夜间体验囿于酒店或客房内。如今,夜间旅游、度假游、避暑及冰雪旅游等潜在旅游需求已初具规模,成为未来推动旅游发展的新潜力和新动能。对此,千岁项目融入电子竞技、健康养生、理疗洗浴等内容,丰富游客的夜间旅游体验。

撬动资本市场 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文化和旅游共融共生,不可分割,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旅游业发展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美好生活为新动力,重点解决人民对美好旅游生活的追求与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近年来,山西省政府提出要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山西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业改革发展,重点做好“安、顺、诚、特、需、愉”六字文章,让游客游得安全、顺心、满意、愉快,全面提高山西文化旅游业的美誉度。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旅游景点要努力将文化融入其中,全域旅游必须要有实体的承载,只有实体的承载才能以点带面,辐射更多人群。”对于文旅融合,杨宇认为,文化既是旅游业的物质资源基础,又是它的精神动力支撑。“文化 旅游”的模式,能够创造出更多精彩绝伦的旅游产品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2月3日,农历腊月十八。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由河西庄村和千岁国际山西西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祭山神”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在河西庄村举行。别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地域文化显著的伞头秧歌,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领略到“交城味儿”十足的民俗风情。
  “把河西庄村的民俗表演和旅游相结合,是集团文旅融合的一次小小‘试水’,探索为‘山水交城’的特色旅游品牌注入文化的内涵。”杨宇介绍,交城县是重点文物县,全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77处,旅游资源和文物品位高、数量多,极具旅游开发潜力和文物研究价值。
  近年来,交城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断向社会展现青山绿水的靓丽景致,逐步成为山西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我们将在河西庄村推出系列项目,将进一步深入挖掘交城地方文化元素,为‘庞泉沟’特色风景旅游产业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价值需求,从而打造出独特的庞泉沟文化旅游精品,实现‘诗与远方’的真正融合。”
  进一步促进全域旅游时代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就要全方位、多角度推进“旅游 ”,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的发育成长营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明确做什么和怎么做。
  其中,从旅游目的地角度看,塑造与维护旅游形象、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培育市场主体和优化商业环境是关键。从各地旅游发展格局来看,市场主体和商业环境是主要短板,这就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旅游发展进程中来。按照中央的部署,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通过更大力度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创业创新。
  在此背景下,千岁国际山西西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紧扣政策脉搏,紧跟时代潮流,贯彻“旅游 互联网”理念,根据国家《关于实施“旅游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广泛吸收创业会员、广泛招募旅游行业优秀人才,为推动项目高质量运营、拉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互联网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
  杨宇坦言,推进文旅融合过程中,投融资渠道还需要多元化发展,撬动社会资本,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让资本运作成为推动“全域旅游”战略落地的重要方式。
  2017年11月8日,山西省文化发展基金会依托千岁国际生态文化休闲度假综合体项目,成立了晋阳千岁文化专项基金,为项目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3月5日,千岁国际山西西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同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全程通(深圳)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上市启动前战略合作协议,吹响了千岁国际a股主板上市的“集结号”,或将成为山西省文化旅游类主板上市的“第一股”。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阳泉推出“一次办结”服务模式4个服务清单

    本报讯(记者任志霞)4月9日,阳泉市税务部门召开“一次办结”服务模式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纳税人“不用跑”事项清单、“一次办结”事项清单、“一次跑”事项清单、“集成办税”事项清单等4个清单,税收管理员全部从“管户”变“管事”。这在我省乃至全国均属于改革力度先锋。  其中,“不用跑”事项共67项,占全部依申请事项的46%。即纳税人依托山西省国家税务局、山西省地方税务局网上办税平台和网上出口退税综合...

    5222 2018-04-10 07:34
下一篇
  • 角逐行业巅峰 挺起民族脊梁

        4月10日,国内首台超大型1900千焦双作用式全液压海上打桩锤在太重天津滨海重装基地成功完成打桩试验。该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太重集团填补了我国在超大型液压打桩锤技术领域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工业装备能力和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图为技术人员正在指挥试验。 本报记者 李兆民 摄转载于:山西日报责任编辑:向斌...

    5279 2018-04-11 07:3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