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山西省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4946 2018-10-16 7:28:36

编者按


  今年10月17日是第五个全国扶贫日。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点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打不赢脱贫攻坚战就对不起这块红色土地”的态度和决心,高位推动、持续发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全国扶贫日到来之际,本报特推出“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帮扶合力”专栏,反映我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理念、新方略指引下,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成效,敬请读者关注。

  本报讯(记者 赵建军)葛宏伟曾是吉县文城乡柏树村贫困户。这两年,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不仅从土窑洞搬到新平房,而且甩掉了扣在头上多年的“穷帽子”。10月12日,讲述今昔生活,葛宏伟感慨万千。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在脱贫攻坚中,我省坚持扶志扶智双轮驱动、强化基层建设、传统文化滋养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的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扶贫要扶志。在昔阳县,开展了评选脱贫争先示范户、孝心之家示范户和卫生家庭标兵的“两示范一标兵”活动,同时以扶贫干部为原型排演了晋剧现代戏《第一书记日记》,拍摄微电影,编撰脱贫系列丛书,全方位开展教育教化,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阳高县大白登镇潘寺村村民孙德强,今年54岁,过去由于观念保守,老孙一直依靠种植10亩大宗作物维持生计,再加上供两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机遇来了!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在驻村干部的动员下,老孙搞了1个大棚,一茬西红柿一茬黄瓜,当年收入2万多元,一举摘掉贫困帽。
  扶志必扶技。中阳县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免费培训各种实用技能,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本领;夏县抓好培训就业普及,实施“雨露计划”,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新增2000名贫困群众就业。
  借助技术培训的力量,中阳县武家庄镇留慈村农民许连红迎来人生转机。如今在北京照料一对老年夫妇,每月收入5200元。眼界开阔了,整个人也自信了。
  “丈夫有病、孩子读书,家境条件不好。”说起以往的辛酸日子,许连红直皱眉头。2017年参加护理护工培训后,许连红在京城当起了保姆。时隔一年,观念变了,钱袋鼓了!
  强化基层建设,形成“有人领”局面。在天镇县,建立在外人才、回乡人才和本土人才三本台账,登记人才450多名,开展亲情、乡情、定向招才,让各路能人带着开放理念和致富项目当上“两委”主干,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主心骨。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山西省公安机关近期摧毁5个重大涉黑涉恶犯罪团伙

    本报讯(记者 李炼)10月8日,省公安厅通报近期全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战果,并公布了5个涉黑恶典型案件。在这些案例中,既有把持基层政权、垄断农村资源、侵吞集体资产的黑恶势力,也有操纵、经营“黄赌毒”,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充当“地下执法队”的黑恶势力,还有在建筑工程、批发市场等行业和领域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的黑恶势力,都是典型的黑恶性质的犯罪团伙。  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公安厅紧盯中央明确的1...

    8771 2018-10-11 08:02
下一篇
  • 山西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5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

    本报讯(记者 闫书敏)日前,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5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太原市娄烦县残联原理事长李岗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正确履行职责问题。李岗竹在承担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中,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初审和拨付补助资金工作审核把关不严,致使5家申报资料不实的企业通过审核并领取补助资金,其中2万元补助资金被企业负责人用于个人开支。2018年7...

    6253 2018-10-16 07:3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