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组织百名企业家齐聚右玉,就农业种植、文化旅游、高新产业、电商服务进行投资调研。除已达成合作协议12个外,教场坪集团还计划捐资5亿建设城市会客厅。这为右玉壮大县域经济,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注入了源头活水和无穷生机。同时也表明了山西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我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过程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的形式,要让企业和个人有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这一重要论述是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路径遵循,更是中西部省份实现经济弯道超车的努力方向。正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六最”营商环境,旗帜鲜明地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7年来,通过全省各级各部门坚持不懈地努力,三晋大地正向投资沃土大步迈进。此间,无论是“王老吉”吕梁建厂,7天项目落地、110天产品下线;还是吉利新能源车落户晋中、北京电子城在朔州开业,都表明了企业家投资兴晋热情高涨,也是山西经济增速连续两年跑赢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力注解。可以设想,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破解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特别民营企业在我省健康发展铺平道路。那么,山西经济一定能够实现腾笼换鸟,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我认为,目前最关键的是加速构建“清”“亲”的政商关系。其中,“清”就是要坚决抵制商品交换原则侵蚀营商环境。近年来,我们通过省纪委监委披露的案情可以发现,有的领导干部与企业家关系“暧昧不清”。有的是“伸手”要钱才办事,有的是心安理得接受“表达谢意”。这些都需要我们时刻警醒、避免再犯。因为,只有保持清廉干事的作风,不为难企业也不被围猎。才能构建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使企业和社会收益都得到最大化,从而真正为山西崛起厚植金融土壤。
而“亲”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企业排忧解难。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甚至还会触碰规则红线。政府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一罚了之。相反,要通过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减费降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吃透政策规范经营。从而确保企业家们在山西宾至如归,为壮大我省经济持续发力。
转载于:山西新闻网
责任编辑: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