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育app官网登录入口 \ 资讯列表 \ “10 1”政策 攻克深度贫困县——《关于“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解读
6788 2018-6-1 7:29:22

  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5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就《关于“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进行了解读。《意见》因何出台?具体内容是什么?又有着什么意义?对此,记者进行了归纳梳理。

  一县一策:为脱贫攻坚注入政策动力

  5月11日经省委第71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5月21日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5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进行解读。

  去年6月21日—2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在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一年来,我省聚焦10个深度贫困县、3350个深度贫困自然村、28.47万深度贫困人口,出台一系列超常政策举措,在资金投入、工程项目、政策举措、帮扶力量等方面重点向深度贫困县倾斜支持,全省攻坚深度贫困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省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省就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2个,要确保深度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面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2017年底,10个深度贫困县有贫困人口26.2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9.1%;贫困发生率15.4%,比全省高11.5个百分点,最高的石楼、大宁两县,分别为24.6%和2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最低。与此同时,在攻坚深度贫困政策落实、项目落地、资金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理顺机制体制,创造好的政策环境,有针对性地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对此,省委省政府把攻坚深度贫困作为硬仗中的硬仗,用改革的思路逐县解决好新老问题,持续精准发力,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在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上,强调要鼓励10个深度贫困县先行先试,以改革促脱贫,要求对10个深度贫困县给予“一县一策”,重点支持。
  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历经集中调研、反复打磨、完善成型,5月11日经省委第71次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一县一策”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县的意见》,5月21日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
  经过5个多月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反复交流、相互借鉴,整合为“10 1”模式,最终形成指向10个深度贫困县的10条共享政策和每县1条针对性很强的政策,为我省攻坚深度贫困注入新的政策动力。

  共享政策:为精准施策创造宽松环境

  10条共享政策总的原则是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改革办法,政策守底线,创新留空间,为贫困县精准施策创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

  《意见》主体是“10 1”模式,分共享政策、专享政策两部分。
  共享政策共10条,主要涉及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扶持、移民搬迁、行政审批、人才支持等方面,这些政策程度不同地体现了对现行政策的突破。具体内容为:
  1.鼓励市级搭建统贷统还投融资平台,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注入资本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深度贫困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
  2.参照造林扶贫合作社的做法,将县域内具备条件的小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程,采用议标方式由扶贫专业工队实施,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参与受益。
  3.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用地手续,参照灾后重建政策执行。项目占用耕地的按下限缴纳耕地开垦费,补充耕地在省内统筹落实。落实同步搬迁人口旧房拆除土地复垦奖补政策。对不可拆除的土窑洞、不具备复垦条件的宅基地,村集体可有偿收回,统筹开发利用。
  4.养殖、加工、市场流通设施等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建设用地,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在做好补偿安置前提下,允许边建设边报批。
  5.允许低档耕地依据实际粮食产能,采用对等折价办法交易,新增耕地优先纳入全省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平台。
  6.各市政府债券支持深度贫困县额度不低于当年政府债券安排脱贫攻坚规模的20%,重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光伏扶贫和贫困村提升工程等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
  7.政策性金融机构要提高放贷效率,项目贷款县级资本金按国务院规定的最低比例执行。
  8.土地出让金应缴纳省市部分全部留县,用于脱贫攻坚。
  9.统筹整合相关力量,为每个乡镇按需选派2-3名科技特派员,支持特色产业扶贫。
  10.山西日报、山西卫视、山西新闻网及新闻客户端等在黄金时段、显著版面开设专栏,免费宣传推介深度贫困县特色农产品。
  省扶贫办主任刘志杰介绍,10条共享政策总的原则是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改革办法,政策守底线,创新留空间,为贫困县精准施策创造宽松有利的政策环境;重点聚焦解决突出问题、简化审批流程、破除机制障碍、释放政策红利、凝聚攻坚合力;目的是脱真贫真脱贫,推动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相融合,短期脱贫与长远可持续相衔接,真金白银投入与破除体制障碍相统筹,提高政策乘数效应。

  专享政策:为深度贫困县增强统筹能力

  10条专项政策都是各县反复比选、量身定制、最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有利于增强贫困县脱贫攻坚的统筹能力。

  《意见》中专享政策共10条,每县一条,主要内容涵盖汾河生态治理、开发区设立、产业发展、人才支持、教育支持和企县合作等方面。具体内容为:
  1.天镇县:允许现有村医通过考试考核择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采取“乡招村用”方式继续在所在村服务。
  2.广灵县:支持广灵县设立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3.宁武县:依托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支持发展旅游扶贫项目。
  4.静乐县:支持汾河流域静乐段河道生态治理,采用以工代赈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5.偏关县:支持沙棘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灌木经济林改造。
  6.兴县:驻地企业要与县政府建立扶贫合作机制,保证履行精准扶贫社会责任。
  7.临县:支持省属本科、高职专科院校为临县免费定向定量培养紧缺专业人才。特岗教师招聘,允许定岗定量面向符合条件的本县户籍人员或生源招聘。山西青年职业学院与临县职中、山西职工医学院与白文镇职中开展结对帮扶,创建省级特色专业。
  8.石楼县:鼓励支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石楼县设立公司,建立原料加工基地或与当地企业联营,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增强产业扶贫能力。
  9.大宁县:支持大宁县围绕生态脱贫先行先试,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造林营林护林、农村简易公路、小型水利设施等建设管护方面,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面。
  10.永和县:支持永和县发展天然气产业,鼓励驻地企业在当地注册独立法人公司,将产值、税收留在当地。山西国新能源集团要尽快落实到位。
  刘志杰表示,专项政策都是为各县反复比选、量身定制,针对最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有利于增强贫困县脱贫攻坚的统筹能力。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活跃。接下来,10个深度贫困县要主动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对接,逐项完善落实政策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确保“一县一策”落到实处,确保深度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本报记者 李全宏


转载于: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向斌

上一篇
  • 山西累计有4万余名大学生投身军营——大学生入伍享受多项优惠政策

    5月19日,省城大学生征兵宣传进高校活动在中北大学举行。来自我省11所高校的1500余名大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征兵有关政策宣讲。近日,有许多家长和大学生来电咨询有关政策,记者就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山西省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省征兵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兵是法律上尽义务、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成长上受锻炼、就业上有希望、利国利民利己的大好事。青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百余年来...

    8728 2018-05-31 07:31
下一篇
  • 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对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必将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有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

    4504 2018-06-01 07:37
网站地图